獲取第1次
清水谷大捷之后,慶懷手下的鐵林軍升級為甲等軍,滿編極限是一萬人。
可是慶懷對士兵要求很高,截止到撤軍的時候,鐵林軍才八千多人。
所以四皇子得知慶懷造反,并不是很著急。
可是慶鑫堯不一樣,他是西川州牧,整個川蜀都歸他管轄。
他一聲令下,足足從各地調集了七萬大軍,奔赴出川增援慶懷。
這下四皇子終于坐不住了,再次聯系吐蕃方面,意圖讓吐蕃出兵牽制慶鑫堯。
馮先生費盡心思謀劃,就是為了調開鏢師和慶鑫堯主力,怎么可能在這時候答應四皇子
干脆讓吐蕃大使閉門謝客,不再談判了。
一直等到慶鑫堯帶領主力離開西川半個月之后,馮先生才重新讓吐蕃使者去找四皇子。
這一次,吐蕃使者的態度非常強硬,必須索要川蜀。
此時慶懷帶著鐵林軍已經進入關中,慶鑫堯的七萬大軍也到了川陜交界地段。
經過大蟒坡一戰,西川士卒的戰力和士氣都有很大提升,鐵林軍更不用多說。
一旦讓兩軍匯合,對于四皇子來說不堪設想。
于是談判了兩天,四皇子見吐蕃使者毫不松口,便答應了這個屈辱條約,把整個川蜀割讓給吐蕃。
他本以為這樣做,吐蕃就會派兵幫他攻打西川,逼迫慶鑫堯回援。
結果馮先生并未出兵,而是把這份屈辱條約公布了出去,還派暗線在大康多地宣傳四皇子弒父弒君,丟失玉璽的事情。
百姓本來就對四皇子廢除新政就極為不滿,這兩個消息散出去后,立刻在大康境內引起軒然大波。
南方的楚王本來就和四皇子不合,四皇子上位后,也刻意打壓過楚王封地的權貴。
篡位消息傳出來后,楚王立刻跳了出來,在一群權貴的“擁護”下,自立為王,叫嚷著要給陳佶報仇。
東邊的魯王,更南方的閔王、吳王一看還能這么干,也紛紛效仿楚王,宣布和四皇子不死不休。
然后西北的晉王,西南的襄王,關中的秦王也不甘寂寞,先后加入了自立為王的隊伍。
整個大康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四分五裂。
四皇子的地盤只剩下京城附近的方圓幾百里。
神奇的是,在諸王造反之前,四皇子讓各地豪族阻攔慶懷、慶鑫堯,各地豪族都推三阻四。
但是諸王造反后,關中的秦王害怕慶鑫堯和慶懷威脅到他,竟然傳信給兩人,禁止他們進入關中。
不管是從渭州城還是從川蜀去京城,關中都是必經之地,慶懷和慶鑫堯怎么可能答應
于是三方就這么莫名其妙的打了起來。
關中之所以被稱為關中,就是因為四周地形復雜,有四座易守難攻的險關。
四座險關中間的區域就被稱為關中。
如今四座險關都在秦王手里,鐵林軍和慶鑫堯想要打下來也不容易。
雙方就這么僵持了下來。
“大康怎么會亂成這樣”
唐小北放下信,眼中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金鋒也緊緊皺起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