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子義搖頭說道:
“逐虎將軍不必多說,我既然已經決定守城,就絕不會臨陣脫逃。
所謂的不要以身犯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除非不帶兵,否則只要帶兵時就是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
再說這里還有城墻呢,和城外比不是要安全的多嗎?而且就算再危險不是還有逐虎將軍在嗎?我不會有事的。“
蘭子義看著直嘆氣的桃逐虎,還想再安慰他兩句,卻聽到前方桃逐鹿與高延宗的對話。
桃逐鹿問道:
“高縣令是軍戶出身嗎?還是說是立功之后補缺補出來的呢?”
高延宗聽到這問題“咦”了一聲,然后說道:
“逐鹿將軍為什么要這么問?我是殿試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補出來的縣令,家里不過是鄉紳而已,沒有參過軍。逐鹿將軍又何來此問?“
桃逐鹿尷尬的笑了笑,說:
“高縣令給我的感覺,與其他人的不太一樣,所以我才有這樣的問題。”
高延宗聽完哈哈大笑,說道:
“逐鹿將軍若是說我性格,那是人各有志,所為質勝文則野,我就是這樣的了。
如果逐鹿將軍說的是我守城這件事情,鄙人不才,但也知道忠孝仁義該是怎么回事,我既然是這項城縣令,對皇上就要盡安撫一方之忠,對百姓就要盡哺育收養之誠,應當做的事情,沒什么特別的。“
蘭子義聽到高延宗這么說,問道:
“那高縣令在項城筑成固守是接到羅應民的命令呢,還是自己這么打算呢?“
高延宗說道:
“羅大人是有發文書通知過下官,裕州城破的消息我就是從他那里知道的。
但羅大人只命令各城緊閉城門,不得與賊寇交戰,我現在挖壕備戰其實已經違背了太守的命令。“
蘭子義問道:
“那么其他各城情況如何?“
高延宗答道:
“據我所知即使是白天,舊都城門都整日關閉,其他各城也差不多,
有謠傳說賊寇北攻許縣,但明顯是假消息,我前幾天還接待了許縣那邊過來的差役。“
蘭子義問道:
“既然羅應民并未下令你與賊寇接戰肯定也不會給你提供工具物料,那你現在修城用的這些東西從何而來?”
高延宗摸著頭笑了起來,看上去就像個被人發現自己小秘密的孩子,他說道:
“說來不好意思,我雖然進士出身,但自小喜歡讀史書,讀兵書,每每讀到古人力挽狂瀾,堅守孤城救天下于水火,或是守死善道,殺身成仁的故事都有一種與古人神交的感覺,私底下總設想著如果我也能遇到與古人同樣的事情,我該怎么做,
沒做縣令時我在家中就喜歡擺弄棍棒,當了縣令后我終于有機會試試古人城守攻戰是什么感覺了,所以從剛開始上任時我就到積攢滾油,火石,木材什么的,還使勁修繕城墻和庫里存放的弓矢,每到農閑還組織獵戶、農民演練戰陣。“
蘭子義聽著笑了起來,這位高縣令可真是單純,當了官就來完成自己兒時的心愿,想干什么干什么,
蘭子義問道:
“要說高大人這么干,用不務正業來評價都有些輕,這些事情看起來都已經有謀反的嫌疑了。難道朝廷沒說什么嗎?“
高延宗聽到“謀反“二字并沒有生氣,倒是臉變得通紅,好像是私塾里的學生被先生戳破謊言了一樣,
高延宗說道:
“哪能沒有呢,我就這么干了不久,府衙、舊都還有朝廷,都派人來查我,要我趕緊停手,別再置辦武備,聽說朝廷還有御史彈劾我,要拿我殺頭,
不過我高延宗命人沒有虧心事,不怕鬼應該是就不怕朝廷查,我這可是在增強項城守備,利國利民的事情。我該干什么還是干什么。
后來也就沒人管我了,我按時把縣里的稅租交了就成,又不礙事。
只是“
蘭子義追問道:
“只是什么?“
高延宗笑道:
“只是也升不了官,吏部選官都已經過了兩回了,我還是這項城縣令。
也罷,這樣以來我就可以盡情的干我想干的事情了。“
眾人聽高延宗這么說都跟著一塊笑了起來,好一個耿直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