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侯不是不能與我談,我等位處廟堂,談國事乃是正常,只要不說出格的話便不怕其他人風言風語;其次,我不是要與衛侯談,而是要與衛侯聊,談是要談出結果,以我與衛侯的身份地位能談出個什么結果?我只是相與衛侯聊聊此事。“
蘭子義聞言嘆了一口氣,然后坐回桌前,他道:
“若只是聊聊,那我沒有興趣聊,大人便不該再聊下去。豈有聊天一方不愿意,另外一方強聊的道理?“
見趙庭柱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蘭子義又嘆了一口氣,然后他問道:
“趙大人如此執著此事,莫不是受人指示?“
趙庭柱聽聞此言像是受了莫大的羞辱一般,面紅耳赤,青筋暴露,他抬手穩了穩頭頂紗巾,語氣頗為嚴厲的對蘭子義說道:
“衛侯何出此言?我來找衛侯難道就是受人指示?“
蘭子義低垂視線搖搖頭,然后道:
“天色已晚,路上宵禁,雖然以大人的身份夜間行走應當不難,不過這時若沒有急事,大人何必屈尊何必親自登門來找子義?來到子義這里大人卻又執意要‘閑聊’?這種怪事難免讓子義聯想大人背后到底是有何人在指示。“
趙庭柱也不知是被氣的還是羞得,他撅著嘴喘著氣問蘭子義道:
“那么衛侯以為是誰來指示我呢?“
蘭子義淡淡的說出三個字:
“章鳴岳。“
趙庭柱聞言辯解道:
“我若是受章鳴岳指示當時在刑部審問衛侯御溝行馬事情的時候就不會出言為衛侯開脫了,何須等到現在再受他指示?“
蘭子義聽聞此言抬頭看向趙庭柱,他冷冷地道:
“這么說來御溝那件事情就是章鳴岳故意陷害我了?“
趙庭柱被蘭子義問住,自知說漏了嘴,連忙收聲不再說話。
蘭子義見狀又長嘆了一聲,現在是個好時機,他完全可以追問趙庭柱,抓住此事不放,把章鳴岳當時干下的事情問個清楚。蘭子義自然不會因為趙庭柱替他說過一句話就相信趙庭柱不受章鳴岳影響,但在御溝這件事情上,蘭子義的確欠趙庭柱一個人情。蘭子義可狠不下心來傷害自己的恩人。
于是嘆氣過后蘭子義便道:
“趙大人有什么話就請說吧,子義在聽。“
趙庭柱聽聞此言有些驚訝的抬頭看向蘭子義,他可沒打算放過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于是連珠炮一樣的開口說道:
“衛侯,皇上有意廢儲,可以德王這幅樣子,將大正交予他手真的可以嗎?去年底皇上新封德王,到現在只不過半年時間,德王惡性卻已經傳遍京城內外。“
聽到這里蘭子義打斷趙庭柱道:
“傳言只是傳言,信不得。“
趙庭柱聞言深深嘆了一口氣,他道:
“衛侯,我在大理寺,每日符合天下刑案,年初春耕籍田之時有一對喊冤的兄妹被德王強行霸占,死的不明不白,衛侯乃王府中人,豈能不知此事?“
蘭子義聽到這話,放在腿上的手指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幸好手在桌子底下放著,趙庭柱沒有看見。
蘭子義聞言答道:
“那對兄妹乃是在德王車前哭訴杜畿強行分田后失蹤的。此事趙大人應該去問杜大人,而不是來王府胡攪蠻纏。“
趙庭柱聞言道:
“我與杜大人為同僚,共在京城,甚至杜大人平行能力。杜大人做京兆尹這幾年來,京城路不拾遺,貴戚斂手,而且分田乃是朝廷推一條鞭造成的,罪不在杜大人,杜大人何必去做殺人滅口的勾當?我審過此案卷宗,德王嫌疑最大。“
蘭子義聞言冷冷的道:
“趙大人,你過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