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子義興奮的像個十來歲的孩子,話說回來像他本身也就十六歲。路上蘭子義找了顆柳樹折了一段柳枝,然后開心的揮舞著枝條,在石階上蹦蹦跳跳地一路下山去。
蘭子義從極樂那里出來時天就已經黃昏,走了沒一會太陽就落山了,不過蘭子義卻沒有因為行夜路而有所擔心。他一邊賞月,一邊吟詩贊清風。等下了山后蘭子義還納悶為什么山路這么短,剛才上山的時候明明覺得山路很長。
下山之后蘭子義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中午遇見的那家店。此時離打祥還早,電力燈火明亮,蘭子義來到客店前,他的馬就被栓在門外馬槽前,一個半大小子正忙著刷馬給馬添草料。
蘭子義看著自己的馬,又看著辛苦的一頭汗的小孩,心里欣喜,他道:
“這店家真是講道義,上山那會我還擔心馬不要人偷了賣掉。”
心情大好的蘭子義從袖筒里摸出一角碎銀子,隔空扔給小孩。蘭子義說道:
“小哥,賞給你的!”
那小孩接住蘭子義的賞錢,朝蘭子義點頭道:
“謝謝爺!“
接著這小子便朝著店內喊道:
“爹!中午上山的公子下來了!“
中午招呼蘭子義的店家早就來到門口,聞言便對自己兒子說道:
“聽見了聽見了。既然你拿了公子的賞錢就好好伺候馬,馬無夜草不肥,你可別讓馬餓得公子明早啟程的時候沒法跑動。“
那半大小子聞言答道:
“爹您就放心吧。“
說罷便接著埋頭干活,不再分心到周圍其他人物身上。
蘭子義看著小子的這番模樣,轉頭對店家說道:
“掌柜的,你可有個好兒子呀。“
那店家一邊把蘭子義往店里讓,一邊笑道:
“公子抬舉了,公子抬舉了。“
等將蘭子義讓入屋中,請到桌上后,店家才開口問道:
“公子見過極了禪師了?”
蘭子義笑著點點頭道:
“見過了,見過了。”
然后蘭子義反問店家道:
“從我上山前掌柜招待我那樣子來看,掌柜的知道山上蹊蹺。既然知道,為什么當時不告訴我?”
店家聞言笑道:
“公子,你既然見過禪師自然知道禪師的神妙,不瞞衛侯,往日里來找禪師的人多,見過的人卻少的可憐,沒見過的之說走到山頂或山腰只有一個‘苦海無涯,回頭是岸‘碑。見過禪師的則閉口不談見到了什么。我常年在這不知山下,這山我不知上過幾回,卻從來沒有遇見過極樂禪師,連碑我都沒見過。
我知極樂之事不可說,說了我怕誤了公子的緣分。“
蘭子義聞言點點頭,沒再繼續這個話題。從極樂那里出來之后蘭子義心中的負擔變得無影無蹤,他現在心情大好,玩性亦起,于是他開口問店家道:
“掌柜的說你常年在這山下?“
店家道:
“不是我吹,這家店就是我家祖傳的,方圓百里別無分號,就此一家。“
蘭子義聞言點頭道:
“好,既然如此我問掌柜的一件事。“
店家道:
“公子隨便問。“
蘭子義道:
“二十多年前有沒有個和我現在年齡差不多,長的也和我差不多的人來這里登山見禪師?“
店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