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會之后才有軍官姍姍來遲,那個白戶模樣的軍官,先是對蘭子義他們說道:
“原來是衛侯親臨,小人們有眼無珠,冒犯您了!”
然后那百戶便趕忙催著軍士下樓打開城門,放蘭子義他們一行人進來。
在百戶的引領下,蘭子義他們穿過甕城,進入城內。入城之后蘭子義宛如重回天堂,一道城墻相隔,城內城外居然是天壤之別,城外黃土一片,千里赤野,城內居然還是車水馬龍,植被蔥蔥。
猛然看去蘭子義以為自己眼花,適應了眼前景象之后蘭子義也只能嘖嘖稱奇。不過全國遭災,北方旱情尤甚,區區一個舊都豈能幸免?蘭子義在城中沒走幾步便看出了城內的蹊蹺,街上不時走過拖車,如遇倒下行人便將人放上車拖走,某些小胡同當中更是堆滿尸體。
進城之后迎接蘭子義的人便換成了太守府的文吏,那文吏騎馬伴在蘭子義一旁為眾人引路,他看著灰頭土臉的蘭子義問道:
“衛侯好像沒什么精神?怎么,生病了?“
蘭子義嘆道:
“我一路快馬加鞭而來,目睹了河滿目瘡痍,千里無人的慘樣,心中震撼,身心俱疲,沒精神也是正常。“
那文吏聽聞此言好像有些尷尬,他道:
“太守沒能管好好些刁民,讓他們四處亂竄,污了衛侯眼睛,真是待客不周啊。”
蘭子義聽著文吏這話,心中很不是滋味,他太守府身為一道總管,河陰父母官,討論起自己治下百姓的時候居然是一副無所謂的口吻,好像這些刁民活該去死,只要不礙著當官人的生活就好。
蘭子義很想對著這個文吏發火,但聯想到之前羅應民那副草芥人命干下的事情,上梁不正下梁歪,羅應民手下有這種混蛋官吏好像也沒什么稀奇的。而且蘭子義這次來找羅應民是有求于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蘭子義也就壓下了火氣。
跟著文吏走了半天,蘭子義忽然發現街上有一處店鋪前聚集了許多人,在一看那許多人都拿著口袋器皿圍在店鋪門前,熙熙攘攘只等前人出來,后面的好擠進店中去。
文吏見狀對蘭子義說道:
“這里是米鋪。”
文吏剛把話說完,店鋪門前便掛起了關店的告示,店家打祥,那些沒有買到糧食的百姓只得悻悻而歸。
蘭子義看著人群問文吏道:
“米價多少錢?”
文吏道:
“一斗米一兩六角銀子。”
蘭子義聞言驚呼道:
“這么貴?這種糧價豈能有人買得起?內閣不是下文書,要求官倉售糧平抑物價么?怎么還賣這么貴?”
文吏聞言撓頭道:
“這不糧食都在平城倉,舊都城內沒有糧嘛。”
蘭子義搖了搖頭道:
“你還是趕緊待我去見羅太守吧,我有話要和他好好聊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