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本事調人的只有爹他老人家,我有什么本事豈能調來千戶?衛侯還是不要胡思亂想的好。“
這時一邊的朱十六見蘭子義與月山間竊竊私語,拉著凳子便做到近旁,朱十六問道:
“侯爺與這小相公聊得什么這么親昵?不妨說出來讓我們聽聽?“
蘭子義拿起酒壺為朱十六斟滿,同時笑道:
“十六哥你這話就逗了,我堂堂男子漢和相公有什么好說的?來來來,喝酒喝酒。“
當日蘭子義又與朱十六喝了一會,宴罷之后兩邊人嗎便各自散去。第二天一早,朱十六又早早領著人起事。只是昨日潰退的快,朱十六他們又是草莽,沒有在前對面站下地方,今日再上季家已經聯合了諸多團練堵在橋頭沿河排開,百姓們再想過河可就不容易了。
在后壓陣的蘭子義也早早起來,他先是遠眺觀望,觀察仔細之后他道:
“對面的人似乎比昨天多了不少?“
桃逐鹿答道:
“昨晚季家連夜向周圍求援,周圍各家大戶紛紛派人來助拳,連會稽和姑蘇的團練家丁都過來了,人自然多了一圈。“
蘭子義嘆道:
“會稽?姑蘇?一夜之間能趕到這里來,這比我北鎮輕騎跑的都快。“
桃逐鹿道:
“之前就在路上了,昨晚只是急著跑過來。“
蘭子義道:
“如此說來還有不少人正在趕來的途中?“
桃逐鹿道:
“不是不少,是許多。“
蘭子義咂舌道:
“那我們可得快點了,今天若是不能逼季家就范,等下午京城千戶并著幾路季家援軍一起來,這里就沒我們什么事了。“
在蘭子義說話這陣,百姓們也涌到河前與守衛季家的團練們隔河對峙。正在百姓們思慮著該怎么渡河的時候,一人從戒備森嚴的團練壁壘中走出。來人長袍綸巾,看上去是個書生,有明眼的認出來那人是季家的二管家,往年災年,季家開粥廠時便是這位在忙乎,好多百姓都念他的好。
這人既是百姓們認得的熟人,來了之后百姓們自是收斂許多,不如昨日那番造次,那人也得以走到橋中間說話,場面還算安靜。
二管家開口對百姓們喊道:
“鄉親們,你們世世代代都是安生的莊稼人,種田的好百姓,為何突然之間便暴虐如此,隨些壞人干流寇的事情。“
人群當中有人立刻開口喊道:
“都是被你們這些大戶逼得!民不聊生,來你家門前討飯吃,怎么就成流寇了?“
那人喊完百姓們也跟著小聲附和,蘭子義不用看都知道這是朱十六的人。
那二當家聞言說道:
“今年不得天時,百姓們遭了災,百姓們過得苦,我家老爺知道。老爺他不是鐵石心腸,從未想著趕大家上絕路,若是老爺心狠,往年又怎會開粥廠接濟大家?鄉親們,你們都是明眼人,可得看清楚好人壞人,別被那些流民和那兵痞給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