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對這樣的結果,程譽是詫異的。
他自三年多前接手天霞鎮并慢慢收留流民,壯大規模,這里的規矩就沒變過,他也沒想過改變,畢竟所見所聞的地主,都是如此經營的。
洛年年最初提出想改變什么的時候,程譽只是出于想順著她,隨她開心而同意。洛年年最后定下和佃農對半分成的規矩,程譽只覺得收益少點就少點,只要她開心就行。
可程譽自己也沒想到,按照最后糧倉里統計出來的情況,今年天霞鎮收上來的糧食不僅質量比前幾年好,甚至數量也比前幾年多。
范家的分成看似降低了,但佃農的積極性提高上來,再加上新農具的使用,最后的結果反倒是雙贏。
程譽不得不承認,懷里的小姑娘給他好好的上了一課。
于是,當洛年年提出,她下一步想趁著冬歇,組織佃農修建農田水利設施的時候,程譽大力支持,費力搜羅來擅長水利的能人,對整個天霞鎮做了整體的規劃設計。
整個鎮的佃農們都被調動起來,積極配合管事的安排指揮,平整道路、挖溝修渠。只因除了這些為公的設施,管事們也會將佃農們統一組織起來,為村里居住條件較差的村民家修補加固房屋,以更好的應對日漸降低的溫度。
新修的水利來年能減輕勞作難度,進一步提升農田產量,自己分到的糧食也會相應的更多。
修補過的房屋更加遮風擋雨,保暖宜居。
再加上主家每天都給參加修建活動的佃農發兩個又大又瓷實的饅頭,綜合下來,既填飽了肚子還填滿了心,佃農們干活時都很積極賣力,工程推進的進度很快。
洛年年的內力在程譽的努力下已經頗具規模,因為本體的能力,學習輕功也很輕松,如今已經能自如的運用輕功快速飛掠,人在天霞鎮時,每隔幾日就會將整個鎮子飛一遍,看著天霞鎮一日一日向著自己設計的藍圖方向發展,心里很是滿足。
在不斷深入了解的過程中,洛年年又有了新想法。
女性村民在耕種中也很給力,但在修造道路水利的活計上就稍顯勢弱,洛年年想著,不如發揮女性心細手快的優勢,讓她們學習紡織織布以及刺繡。
于是,新的消息通過管事發布了出去,女性佃農可以自愿選擇參與另一項活計,跟著主家派來的師傅學習織布刺繡,由主家提供機器與原材料,好處是上交成品后可以獲得一定的金錢獎勵。
這消息一經推出,應者云集。家里有了糧,肚子有了著落,村人們自然會想要買布,想要手頭有現錢買其他生活用品。
許少爺的新規矩來的恰是時候,大家都爭著搶著報名。
于是開布莊的許老板也得幫忙,運來了織布機和大量棉麻原材料。
這織布機也是洛年年指揮著工匠改進過的,經過幾個月的實驗,現在初步有了成果,織布的效率直接翻升數倍,正在許山沉布莊專門養著的繡樓里進行測試準備推廣,不如就先從天霞鎮開始試。
眼看著天霞鎮日漸改變,確認留下的人都領會了她的思路,會按照她的想法繼續執行下去,洛年年就放心的跟程譽回了府城,準備過年的時候回陳俠鎮。
這日,風feng流倜儻到大冬天都輕搖折扇的許逸跟著楊大夫上完課后,并沒有急著回家,而是晃晃悠悠的先去了一家飯館,這家飯館的砂鍋特別鮮香,在這么冷的天氣熱乎乎的喝一鍋,又香又暖,別提多美了。
許逸一鍋,春芽一鍋,主仆兩人正對坐喝得痛快,突然看到一群大冬天也穿著單薄衣物但氣勢昂揚的年輕人走了進來,在她們旁邊的大桌子坐下。
被厚實的兔毛襖包裹的許逸忍不住投去詫異的一眼,旁邊桌上一位手中持劍的年輕人立刻瞪了回來:“看什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