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年年從農莊以及西北軍中召集了數百位能理解她的種植理念的經驗豐富的老農,組建成指導團隊,由她親自傳授先進的種植技術。
待久安城周圍的土地都收歸統一管理后,這支種植指導團隊開始發揮作用,他們指導三萬西北軍,對土地進行統一的翻整調理,施加底肥之后,抓緊時間種上冬小麥。
在集體勞作方面,西北軍真的很好用。
三日一輪訓的西北軍除了負責農事以外,還被洛年年派去負責煉鐵煉鋼,以及興修水利、鋪設道路、修補房屋等等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
其中,負責建造的西北軍最先興建起的是大學堂,一種圓形的半開放的建筑。
洛年年在久安城內規劃建造了十座大學堂,由王府出錢雇請夫子,坐在大學堂中央有擴音效果的圓臺上教授文化,全久安府十四歲以下的孩童,無論性別都可以圍坐在圓臺周圍一圈一圈的蒲團上免費聽講學習。
如今被全面投入基礎建設中的西北軍軍士的孩子愿意來學習的話,可以優先坐在最前面,普通百姓的孩子只要想學習,只要在負責維持秩序的軍士那里記錄一個名字,就可以跟著一起聽課了。
甚至有心進步的成人路過時,也可以跟著學習。
這一新規最初被貼在告示欄廣而告之,被定王府的人四處宣傳時,聽到消息的普通百姓都以為在開玩笑,直到大學堂真的開始授課,圍過去聽課的孩子越來越多,整座久安城才真的沸騰了。
一直以來,讀書學習都是一件耗費巨大的事項,沒有家底的人家根本沒辦法把孩子送去啟蒙,就算有些人家知道孩子讀了書才有機會出人頭地,但是束脩費、昂貴的書籍、不斷消耗的筆墨紙硯,真不是普通人家能承擔的。
但是現在,洛軍師搞了一個大學堂,給無數平民百姓展示了一條全新的出路。
首先,有學問有名望的大家擔任夫子,免費給所有的孩子授課,這就將高昂的束脩費免去了。
其次,授課過程中,圓臺上的夫子多次明言,定王府鼎力支持孩子們的求學,所以,能堅持報道學習一個月并通過考核的孩子能得到一本書作為獎勵,堅持報道學習三個月并通過考核的孩子能得到一套筆墨紙硯。
那可是書啊!多少普通人一輩子都摸不到的書,現在卻只要讓家里干不了活派不上用場的小娃娃每天去聽聽課,能學習的同時還能免費得到書,真是想都不敢想的福利。
在全城普通民眾將信將疑的期待中,在世家大族嗤之以鼻的觀望中,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月,最早來嘗試的那批孩子中,有數百號孩子順利回答上夫子出的題目,真的被贈送了一本書!
而且不是一天,而是每天都有幾百本嶄新的書籍被送出去,根據孩子各自的學習進度,從千字文到四書五經,各種類型的書籍都有。
許多貧苦人家的孩子真的將書帶回家的時候,一大家子人圍著紙頁雪白、字跡優美清晰的書籍看,都舍不得挪開眼睛,更舍不得觸碰,聞聲趕來看稀奇的鄰居就更不要想碰到了。
在普通人眼中,學識是有用的。定王府愿意給予普通人家的孩子學習的機會,就是幫他們打破封鎖命運的枷鎖,鋪就一條向上的通道。
這個最簡單的道理,沒有人不懂,區別只在于,先前普通人即便懂,但家中沒有送孩子去上學的資格,那就是沒辦法。但現在不同,洛軍師將路都鋪到他們腳下了,再不去試,就真的只能怪自己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