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女扮男裝拋頭露面攪動風云還來歷不明的洛年年想成為皇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大臣們不讓她當皇后,程譽就不肯回京城稱帝,沒辦法,朝堂上的大臣只能捏著鼻子認下了這位言行異常出格的皇后。
很快,新任帝后讓他們明白,他們先前最大的擔憂成真了。
明明在對抗蠻人乃至登基稱帝時都顯得生龍活虎的前定王,卻在當上帝王之后又倒了下去,直說身體不適,精力不佳,將批改奏章的權力移交給了皇后洛年年,甚至上朝時,都帶著皇后一起坐在寶座之上。
皇后更是沒有辜負她的赫赫威名,拿到權力的第一件事就要求從京城到地方都按照她提供的格式寫奏章,沒事不要隨便遞交無用的奏章,有事直接說事,不要寫一堆看著花團錦簇實則毫無意義的贊語。
這還只是第一個下馬威,緊接著,皇后將她在西北實驗成功的改革方案搬到了京城,從京城開始,再次強勢推行她的改革方案,第一步,就是要各世家大族將吞并占據的土地吐出來。
曾備受唐王和周王迫害而主張將定王迎回的朝臣和世家大族悔不當初,可惜,他們已經無力阻攔,只因跟隨帝后一起前來京城的二十萬西北軍不僅沒有離開,還直接在京城駐扎下來,充當改革的帶領者。
為表反對,朝臣們一齊罷工,結果第三日就被告知各自的職能已經被皇后帶來的指導團隊的頂替了。
在西北推行了兩年的大學堂為洛年年培養了大量實用人才,不僅撐起了朝堂的運轉,還按照洛年年的意志強行將改革進程推進下去。
這股自上而下的改革浪潮在西北發芽壯大,從京城席卷而出,在接下來的五年給整個璃國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遍布璃國各處的大學堂讓所有孩童都能以最低的成本接觸到知識,小學堂則將各式各樣的生活技能傳授給百姓。
擅長讀書學習的人可以通過考試走上管理崗位,而擅長手工勞作的人可以通過辛勤勞動換回豐厚的回報。
全國的糧食產量每年都翻倍提升,充足的糧食讓普通百姓都能吃飽吃好,然后將精力轉向學習或者做工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去。
在這個年號被定為“天啟”的朝代,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宛如真的獲得了上天的啟示。當然,百姓清楚的知道,這一切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對彪炳史冊的帝王。
之所以說是一對帝王,是因為天啟三年,天元帝退位,將皇位徹底傳給了曾經的皇后洛年年,年號不變,帝號為天啟。
彼時,朝堂上下皆是天啟帝培養提拔的人才,舉國上下聽不到一絲反對的聲音。
可惜,百姓只短暫的擁有了五年,天元帝程譽駕崩后,天啟帝洛年年哀傷過甚,緊隨其后薨逝,消息傳出,舉國哀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