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接水會讓躲在帳篷下的畢方無法觀察具體狀況,浪一來,起伏之下雨水勢必丟失大半,更不要說拍打而來的浪花,稍微與海水一混,收集到的雨水一樣無效。
誰也不知道這場雨還能持續多久,一旦錯過,再次下雨可能又是五六天之后,如果一直采用蒸餾的方式喝水,畢方能堅持,但那時的狀態絕對差到難以想象,而且他不可能那么做。
任務目標是生存二十一天,幾天能堅持,十天呢?二十天呢?
畢方不僅要水,他還要食物,選擇二十四小時蒸餾水,或許能堅持,但他靠什么去尋找食物?
這是無解的,選擇水,還是體溫?
兩者相比之下,畢方最終選擇出來接水。
體質高達十五點,如此的數值已經相當之高,甚至稱得上強悍,日常生活中連感冒都很難得,值得讓畢方選擇賭一把。
風浪在變小,雨卻依舊傾盆,落在救生筏上,化作紛紛的水沫,像是氤氳而起的蒸汽。
畢方能感覺到手中的衣服越來越沉,他的所有衣物里,只有外套是放水的,也幸好還有外套能防水。
很少有衣物能完全防水,除了專業運動套裝。
盡管綁架襲擊突如其來,沒有任何準備,但畢方的的確確喜歡穿運動裝,因為他每天都要進行大量訓練,衣柜里隨手摸出一件就是專業的運動裝,而且他也有錢,自然買的都是好貨。
他將袖口扎緊,拉鏈拉上,順利的話,這樣一件衣服或許能為他帶來超過八升的引用淡水,近乎半個純凈水桶的量!
哪怕一天一升,也能夠滿足一個成年壯漢十多天的飲用水需求,接下來的精力就能全部放在食物搜尋上。
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雨水,畢方甚至直接對著天空張開嘴,用嘴接雨水,這樣收集到的雨水又能多利用一些。
喝了兩口,畢方終于有空和觀眾說上兩句:“大家在收集雨水的時候,千萬要小心海上的海浪,一旦海水進入到你的容器中,那么你收集到的淡水很可能前功盡棄,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多的貯備容器。”
“另外,下雨時,你可以喝個飽,不過要慢點,我之前說過,長期缺水時暴飲容易引起嘔吐。”
剛講兩句,畢方猛然打了個寒顫,但他還是堅持說下去。
“如果雨下得太大,淹沒了船舷,大家也不要緊張,因為水本身是良好的壓艙物,即使水已經淹至船舷,也可以繼續漂浮。”
“你們看,水已經漫過我的腳背了,但我一直沒有去管它,甚至它還能幫我洗去海藻上的鹽分,不過因為一直有海浪打進來,效果可能不大,但也是有一點用的。”
鏡頭切到救生筏內,觀眾們發現畢方的腳果然已經被淹沒大半,連一旁被繩結系起來的馬尾藻都開始飄蕩,一如最初在海水里那樣。
【臥槽,老方這說話咋還打顫呢?】
【廢話,肯定是凍的啊,這雨老子看著都冷,風還他媽那么大】
【我還以為風浪變小就安全了呢,沒想到困難的還在后面】
不少觀眾看到這條彈幕點點頭,沒錯,他們之前也是這么想的,沒想到真正的困難不是風暴,而是如何收集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