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畢方睜開雙眼,瞳孔中倒映著鎏金色的太陽,他揉了揉眼角,略感失神地坐起,懵了一會才意識到自己睡了一整個下午。
發現畢方蘇醒的節目組再次打開直播,一瞬間,超過八十萬的觀眾擠了進來,隨后還在瘋狂增長,差點把平臺網絡卡掉線。
等到幾分鐘過去,直接突破一百萬,甚至數據還在漲,有將達到兩百萬的趨勢,面前來說,除了一些全球賽事,還沒有那個主播能達到如此驚人的觀看數。
或許是劫后余生,任務也順帶著玩成,睡過一覺的畢方精神奕奕,終于有空處理自己這次的最大收獲。
一條長達兩米的白鰭鯊!
會不會有狩獵獎勵?
畢方暗暗期待,前幾次抓到大型生物系統都給與了非常好的獎勵,狼王嗅覺讓他能輕易辨別氣味,抓捕獵物更加輕松,而魚王胃袋賦予的極強的消化吸收能力,更是讓他患寄生蟲和感染的幾率降到最低。
這條鯊魚幾乎是他親手殺死的,一矛捅穿了魚鰓,當場斃命。
如果是鯊魚,會有什么獎勵,還是嗅覺嗎?
從嗅覺上來說,鯊魚可是比狼還要的物種。
不過還加嗅覺未免太無趣,畢方搖了搖頭。
獲得最好,是意外之喜,不枉自己經歷了一次生死磨難,沒有也不遺憾,本就是追求精彩人生。
畢方穿上已經干燥的衣服,來到木筏上,握緊手上的黑曜石匕首,準備收割戰利品。
【話說,老方不是說鯊魚嗅覺很強嗎?我看著鯊魚身上還有血絲呢,沒跟過來?】
【吃飽了為什么還要跟過來?閑的?】
【啊這,有道理啊!】
【聽君一席話,勝聽一席話】
【俺聽說十幾公里外都能聞到?】
木筏上的畢方正在切割鯊魚排,聽到這話搖了搖頭:“鯊魚的嗅覺是很靈敏,甚至可以說離譜,但其實并沒有達到傳言所說的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那么遠,真實距離都在一公里以下。”
畢方的這番話讓觀眾大為驚訝,怎么才這么點?那鯊魚靠什么追蹤獵物?運氣嗎?
“這其實是介質問題,一頭100公斤的哺乳動物身體內部的血液也就7到8升左右,而這些血液在海水即使稀釋到百億分之一,擴散范圍也不過三百多米,至于幾公里之外能夠嗅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至于鯊魚為什么能追蹤那么遠,其實靠的不是嗅覺,而是一種器官,它叫洛倫茲尼腹壺,你們看,就是這些凹坑。”
雖然這條白鰭鯊表面很多地方被破壞了,但還是有些地方比較完整。
畢方將鯊魚翻了個身,指向其中一塊完整表皮,表皮顏色主要呈現黑色,上面有大量凹坑,生長在鯊魚的臉部兩側的位置,
“這些凹坑中有一種電感受性晶體,能檢測弱電場,極其敏感,我記得是能檢測每平方厘米幾十億分之一伏特的電壓,也正是靠著東西,鯊魚能在幾公里之外感受到獵物。
看過動物世界的人應該都知道,鯊魚前行的時候喜歡左右不停搖擺,就是因為鯊魚需要在不同的方位上面進行不停的掃描,和雷達一樣。
為了能夠更好的利用這個器官,還有很多的鯊魚進化的方向就是要將腹壺變得更加寬廣,比如錘頭鯊,對它們來說,體型越大,腹壺方面的優勢也更加明顯。”
【臥槽,居然是這樣?】
【老方懂得也太多了吧?生物學家上線】
畢方沒有明顯贊同:“其實還好,主要是對大型食肉動物比較了解。”
作為一個荒野專家,不說一些罕見毒物,肯定要對一些能威脅到他生命的大型動物格外了解。
海中的鯊魚,草原上的獅子,森林中的猛虎,荒原里的狼群,這些都是要格外關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