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個屏幕,唯獨一個亮著,簡直是蝎子粑粑獨一份。
畫面切換,生火者的臉龐在火光的照耀下半明半暗,但依舊能看出輕松喜悅的神色。
是多力貢。
很多觀眾對這位滅火隊的精英都印象深刻,蓋因當初畢方著重介紹過他,曾與棕熊發生過對峙,并且成功逃生。
無人機飛翔,將多力貢手邊的事物拍攝下來,兩塊黑色巖石靜靜地躺在地上,是燧石。
兩塊燧石都有整齊斷口,原本應該是一整塊,想來是被多力貢砸斷了。
觀眾們恍然大悟,怪不得能那么快就升起火,不過能在烏漆嘛黑的晚上找到燧石,不知是運氣好還是真有實力。
畢方打趣道:“看來我們的滅火隊員不僅擅長滅火,同樣也擅長生火啊。”
有了光亮,哪怕只是少許,接下來的事也更好辦了,多力貢用布條將燧石包裹,做成簡易小刀,同樣開始劈砍樹枝,準備搭建小窩。
雖然他沒有逃脫抓捕,獲得初始道具,但作為國家精英滅火隊成員,經常在野外活動的多力貢對于戶外荒野知識的存儲量絕對在所有參賽者中排名前列。
滅火可沒有常人想象的那么簡單,對于地形,樹木和環境都要有相當的了解,不是簡簡單單澆個水就可以的,而且保護野生動物同樣也是多力貢的職責之一,要想保護,首先得懂動物習性吧?
眼下火有了,便對抵御嚴寒有了底氣,接下來的事就不用急了,只要慢慢來,總能搭建完成。
其余人自然也是這么想,火不僅能帶來光,也能帶來溫暖。
可惜,他們顯然沒有多力貢這般好運,輕易便找到燧石,只能嘗試使用一些比較原始的方法,例如鉆木取火,但原始的取火方法很考驗技巧和體力,并且選材同樣講究,不然畢方也不至于每次都要講解一遍如何取材。
地理環境不同,植株種類也不同,畢方每次生火所采用的材料都會因地制宜,盡量選用當地常見且好用的。
但天色已晚,不僅合適的材料難尋,參賽者們也不敢輕易離開投放地點,至少投放點是節目組探尋過的安全點,誰知道跑到別的地方去,會不會遇到危險?
好在天氣依舊嚴寒,很多毒蟲毒蛇還沒到出沒的時間點,不然夜晚會更加難熬。
因此足足半小時過去了,算上多力貢,也不過有三位選手點燃火焰。
值得一提的是,穆加倫終于用一塊尖銳的石頭打開了軍用罐頭,軍用罐頭十分補充熱量,僅僅吃了兩口肉食,穆加倫就感受到熱量從胃部升騰而起,再也不懼嚴寒,隨后便迅速開始刨坑。
“土坑嗎?”畢方看了兩眼就明白了穆加倫要搭建的庇護所類型,就是一個能藏身的土坑,“土坑型的庇護所要求比較高,一般都是在沙漠里使用,因為土被挖開后各種毒蟲較少,想森林里使用土坑的情況并不多。”
頓了頓,畢方又解釋道:“但在現在的情況下,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因為嚴寒,導致很多地方是凍土,蟲子不多,而且因為冰凍,下層土壤比較干燥,更為重要的是,挖土坑可比摸黑砍樹枝什么的方便多了。”
【不愧是獵鹿人,有點東西啊】
【畫風越怪,實力越強】
【穆大膽】
經過霜凍的土壤并不結實,雨水滲入土壤,有在夜晚結冰升華,十分松軟,十幾分種穆加倫都挖出了能容納一人的土坑。
不深,土坑越往下挖越硬,耗費的氣力和收獲不知,只需要能完整躺下一人的深度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