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是羨慕嗎?你那是饞他身子,你下賤!】
【啊對對對,我下賤】
當然好了。
畢方樂了,自己這一副好身板可全都是拿命換回來的,哪有危險往哪沖,根本不講荒野生存保命法,遇山進山,逢洞入洞。
這才能讓四維全部達到了極度均衡的十五點,健康男性身體素質才十點,這可不是簡單的一點五倍關系,而是質的飛躍,幾乎是特種兵所能達到的極限,稍微有側重點的練一練就是職業運動員水平了。
甚至職業運動員都在某些方面也差了些,不是所有人都能兼顧速度和力量的,遑論還有神經反射,韌性等等。
畢方就是一個靠著系統強行全面發展的bug。
很快,蔬菜便煮好了,畢方也沒太在意,就著面餅吃了起來。
“高山上,物資運輸不便,你吃不到太好的東西,除非是罐裝食品加熱,但那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過量的垃圾,很多人愿意吃卻不愿意帶走自己制造的垃圾。
大家知道我一直以來的習慣,所以這次就將就一點,大家以后要是來類似的地方旅游,也能將就就將就吧,盡量不要因為口腹之欲就制造出太多的垃圾,如果真的想吃,也最好能將垃圾待下去。”
吃過爛兮兮像是糊糊的午飯,畢方關掉了直播,將睡袋鋪好,暖爐設置好,進行了一場短暫的午睡。
由于半夜趕路,外加體力消耗,如果沒有昆布咳,和嚴重的高原反應,幾乎每一個到這里的人都能到頭就睡。
等再次起身,時間已經是下午兩點半。
重新打開直播,畢方收拾收拾東西,準備再次上路。
“二號營地的高度在六千四百米左右,和我們這里的高度差不過是四百米,不過c1-c2之間開始是一段冰川區,需要上上下下爬過幾段5-10米高、幾乎垂直的冰川。
這一段路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明暗裂縫,大約需要通過8部梯子,然后是10-15度左右冰原,普通人通常要‘蠕動’3到4小時,距離在5公里左右。
而且c2營地的下方是雪崩高發區,可以這么說,這里幾乎每年都會發生雪崩,不少攝影愛好者甚至回來這里捕捉雪崩場景,因此需要格外謹慎,不過好消息是,前不久我們已經遇到過了,短時間內不太會引發二次雪崩。”
每年?
有人被這個頻率嚇了一跳,不是說算上這次,近十年珠峰之發生過四次雪崩嗎?
“四次那是有重大傷亡的雪崩,至少數十人傷亡那種,c2營地下的那一段雖然經常發生,但都是嚴格監控,而且和登山路徑重疊的地方很少,所以雖然發生頻率非常高,但基本上沒什么人因此遇難。”
將東西全部準備好,畢方握著登山杖走出帳篷,離開前還拔掉了固定樁,將整個帳篷平鋪在地上,隨后壓上石塊和積雪。
“好了,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在下一個登山季來臨前帳篷被風吹走。”
將營地收拾好,已經是下午三點二十,不得不承認,收拾營地的時候,六千米的海拔還是給畢方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累的時候也會感到氣喘。
畢方還不是超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