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嘴上不說,但一直在做。
寧道一道“主君,在您和羋王簽訂的鎮海協議中,規定在百日之內,如果您能夠收復大夏帝國京都,羋王必須無條件歸還您的皮囊,歸還整個天水行省,是這樣嗎”
贏缺道“對,這份協議,大夏帝國和天空書城,共同見證。”
寧道一道“您覺得羋王會遵守協議嗎”
贏缺沉默了一會兒道“這個世界上,我能看透很多人,但羋王例外。不過對于他幾乎所有可能的反應,我都有應對方案。”
贏缺離開大夏帝國,已經整整幾個月了。
曾經在鎮海城的那場驚天風波,也漸漸平息了下來。
贏缺率領三萬遠征軍去收復東夷帝國京都,受到了很多嘲笑,但是更多的底層民眾卻是覺得悲壯。
贏缺公爵為了東方文明,帶著三萬人去收復京都,盡管是以卵擊石,但這可笑嗎
一點都不可笑。
這明明是一種偉大的犧牲精神。
當然,這只是大部分民眾的想法。
而在中高層精英眼中,這就是一次荒唐可笑的遠征。
尤其在帝國的很多官員心目中,甚至對贏缺的這次遠征恨之入骨。
因為這會摧毀皇室的最后一絲威嚴。
贏缺可是代表大夏帝國,代表皇室進行遠征的。
天空書城四十萬聯軍都輸了,而且全軍覆滅。你贏缺帶著三萬帝隊去收復京都
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何等幼稚何等可笑
這是在過家家嗎這是在演戲嗎
關鍵皇帝陛下你還答應了
豈不是顯得皇帝更加幼稚,更加極端
那天下的文武百官,難道要效忠這么一個情緒不穩定,極端幼稚的皇帝
所以,一開始天空書城和羋王想要掀起輿論,結果發現被無數民眾抵制。
于是,稍稍偃旗息鼓。
等到羋寰從東夷帝國回來之后,確定了贏缺的死訊。
然后
新一輪的瘋狂輿論再一次掀起了。
贏缺死了
而且死得非常恥辱。
他先是戰敗投降,成為了瑪麗侯爵的男之寵,被寵幸過一次之后,活生生被當眾燒死了。
某種意義上,他們沒有撒謊,說的算是大部分實情。
甚至,演戲演全套
羋氏還找了一個西方男子,作為西方教廷的使者,帶回了贏缺的頭骨。
當然,也就是羋寰從天兆神殿帶回來的那一只。
這個西方教廷的使者,當著無數人的面,把贏缺燒焦的頭骨交給了他的妻子卮梵。
然后
申公家族的主母穆紅玉,直接昏厥了過去。
剛剛生完孩子不久的卮梵,如同雷擊,全身無法動彈,鮮血從嘴角和鼻孔流出。
然后,西方教廷的使者又頭骨送到大夏帝國的都城,進入了皇宮。
關鍵是,這個白人是真的有西方教廷的身份文牒,而且曾經三次訪問過大夏帝國的皇宮,很多人都認識。
他曾經是西方世界的一個伯爵,之后皈依了教廷,成為了一名主教。
他將贏缺的頭骨,當面交給了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并且鄭重宣布贏缺已死,遠征失敗
頓時
整個朝堂,徹底嘩然
在朝廷之上,沒有人公開彈劾贏缺了。
因為,他都已經死了,而且算是為國犧牲,再彈劾就不正確了。
但是
許多文武大臣,開始上奏折,讓夏炎公爵率軍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