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堅定的保皇黨,但是他也深深覺得,女子不應該稱帝。
剛才英王和羋王想要對皇帝動手的時候,夏炎公爵毫不猶豫沖上來,站在皇帝的身邊,保衛她的安全。
但是現在讓他站在皇帝這邊,支持她這個女皇帝,他又做不到。
皇帝道“夏炎公爵,不必勉強,跟隨自己的內心便是。你留在京中,維持秩序,輔佐太后,不用跟著我去天水行省。”
頓時,夏炎公爵朝著女皇躬身行禮,然后走了出去。
贏缺沉默不言,目光有些嘆息。
嘆息,但是不惋惜。
歸根結底,這還是一個不夠聰明的人。
表面上選擇了中立,但現在是皇帝最艱難的時刻,你選擇了中立,這就等于給予夏桀另外的支持。
你不是保皇黨嗎你能不知道夏桀背后是天空書城的陰謀嗎
你保的是哪一派的皇族
皇帝是男是女,現在已經不太重要的。但皇帝是不是夏氏皇族的,這一點就非常重要的,這是本質性問題。
所以,這其實是一個糊涂人。
其他人是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而做出選擇,那都是理所應當的。
但夏炎沒有任何私欲,一心為了帝國,為了夏氏皇統,卻做出了這種選擇。
兵部尚書厲如海非常焦灼,他當然是想要留下來的,想要支持皇帝的。
他代表鎮北王在朝廷中樞,他是絕對的聰明人,也完全秉持家族的立場。
贏缺卻盯著他,那意思非常清楚,你趕緊走。
皇帝需要厲氏表面保持中立的姿態,需要厲氏穩住北境。
夏炎公爵不是一個聰明人,他只是一把利劍,所以京城里面需要一個真正的自己人,而厲如海是最好的選擇。
于是,厲如海朝著皇帝拱手,然后轉身離去。
最后艱難抉擇的是廉親王,他也是一個非常傳統,非常保守的人。
他也完全接受不了女子稱帝,真的一點都不能接受。
但是,他知道夏桀的背后是天空書城。
兩個結果他都不是很想要,但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他還是選擇女子稱帝吧,至少她保衛夏氏皇統的意志無比堅決,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皇帝道“廉親王,您也不必勉強的,您留下來輔佐母后吧”
但是廉親王卻沒有走,而是問道“等到小皇子十六歲的時候,可以繼位嗎”
皇帝微笑道“其實,現在讓我兒子繼位都可以。但那樣是掩耳盜鈴,顯得我非常虛偽。而且我非常不喜歡太后這個詞,聽上去顯得我很老。但他越早繼位,我只會越發高興,我對權力沒有多大的興趣,這僅僅只是我的責任而已。”
其實,她之所以這般豁得出去,某種意義上也正是如此。
她守衛大夏帝國皇統的意志和決心,無人能比。
但她又是一個慵懶的人,對權術什么都懂,但卻不愛耍。
廉親王頓時跪下叩首道“臣愿意跟隨陛下南狩。”
皇帝道“好的,謝謝皇叔。”
接下來,皇帝道“來人”
幾個宦官上前,其中一個大宦官,遞上厚厚的一疊紙。
皇帝拿過一份,打開看了一眼。
這是她親自寫的天下詔,整整一千多字。但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不是因為她不會,而是這篇大詔是給天下普通民眾看的。
她用非常簡單明了的文字,向天下人闡述了她是女人的事實,以及為何以女子身份繼位的原因,還有她和贏缺成為夫妻,生下了皇子的事情。
這篇大詔沒有任何煽情,也沒有任何高調,完全是客觀的,甚至是蒼白的。
只不過在大詔的最后,她寫下了一段話,若不能拯救山河,若不是萬民叩請,她絕不還京。
這意思非常清楚,除非她立下的豐功偉業超過歷代皇帝,除非她的功績完全抵消了她是女子的負面效應,除非天下萬民都叩請她返回京中,否則她就永遠不會回到夏京的皇位。
那什么功業,能夠超過歷代皇帝
而且,整篇大詔她沒有攻擊任何人,更沒有用任何陰謀論來闡述夏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