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申氏家族,恢復申公家族。
如此一來,申公家族也有兩個公爵,世襲罔替,也算是對得起申公家族這幾十年付出的一切了。
傅采薇在兒子十九歲之后,也正式抽身離去,跟隨贏缺生活。
…………………………………………………………
皇帝夏允登基十五年。
如今他三十二歲,真正年富力強,大權獨掌。
但是,他心中也有憂患。
他是父親贏缺的骨血,對父親當然無限崇拜敬仰的。
而整個天下對父親更加崇拜敬仰,尤其是父親贏缺急流勇退,在整個天下更是成全了完美的名聲,近乎神祇的名聲。
那么在天下人看來。
夏氏可以稱帝,那贏氏或許也可以。
未來,夏氏若不爭氣,贏氏是不是可以取而代之?
如今贏氏的王爵數量,甚至還要超過夏氏了,加上贏氏還有申公家族的絕對效忠,這兩個家族是一體的,某種意義上夏氏并不是最強大的家族,贏氏才是。
當然了,贏氏的兩個親王,申公家族的兩個公爵,都對夏允皇帝忠誠不二,這一代是不擔心有什么劇變的。
大家都是父親的孩子,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這一代沒事,那下一代呢?
下下一代呢?
那么應該怎么辦?
同室操戈?!
這怎么可能?
那樣的話,他就成為了暴君,成為了昏君。
別說他自己下不了手,就算下得了手,天下人也容不了自己。
這個時候,就要跟父親學了,提升自己的價值和名望。
不能打壓別人,那就提高自己。
父親和母親早早就退位,把皇位和權力都交給了自己。
那么如何避免內心的憂患?
當然就是自己把皇位更加崇高化,神圣化。
用一代人,兩代人,創造出巨大的功業,讓自己和弟弟們區別開來。
讓整個天下都有一個概念,這個皇位一定是要夏允的后人,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一個弟弟的后人。
就算某個后人不成器,也要在他夏允爭氣出息的后代中尋找皇位繼承人,而非從其他人中去找。
自己不能打壓這些同父異母的弟弟們,還要重用他們,這樣才不會讓父母失望,要有容人之量。
但同時,自己也要把皇位傳承徹底穩固化,神圣化。
而且必須在自己這一代,把事情解決掉。
因為,這一代兄弟們的感情很好,贏姓的哥哥和弟弟完全忠誠于自己,沒有絲毫非分之想。
到了下一代,下下一代,事情就不好說了。
于是,夏允皇帝把目光落在了地圖的另一端,龐大的西方世界。
經過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和發展,西方世界已經足夠強大了,應該也足夠可以成全他的威名了。
………………………………………………………………
幾個月后!
大夏帝國和西廷帝國之間,出現了貿易摩擦爭端。
雙方派出使團開始談判。
談了一個多月,雙方的貿易爭端稍稍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