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剛剛很多人恨沈然恨到牙癢癢,但此刻倒也沒有太過咄咄逼人。
這可能是因為沈然所展現出的詩才,也可能是因為此刻大寧眾人已經把自己放到了“勝利者”的位置。
勝者面對敗者時,大都會變得更為寬容。
不過
面對一眾人的催促,沈然并未有什么情緒上的波動。
深深看了蘇吾一眼,他知道這場自己很難贏。
但既然已從大黎不遠萬里來到此處,那就總歸要試試。
而此時此刻,自己究竟有何想要說的呢
與一路順風順水,老來成“圣”的蘇吾不同,沈然的人生之路要坎坷許多。
所以他雖然能夠理解那句“只把公忠答天地,從教兒女鬧冠簪”,卻自知作不出這般豁達的詩。
只是,為何要與蘇吾一樣
我不比任何人差,我亦有不同于“圣人”的,對這個世道的感悟
立于亭中,望著頭頂的明月,沈然思考了很久。
突然,他似是自言自語般低聲呢喃道
“客里無人共一杯,故園桃李為誰開。”
“”
成詩了
眾人一愣,旋即細細品味這句詩中的意味。
遠在大寧,沈然確實是客,“無人共一杯”則將這份孤寂寥落顯露無疑。
而“桃李故園為誰開”除了將獨在異鄉的離思之情再拔高了一個臺階,同時還隱約表現出了一份傲氣。
平心而論,這兩句雖然不錯,但相比于蘇吾那首詩來說還差著點意思。
作詩講究個寓情于景,這樣才能更顯得精妙,也才能更讓聽詩之人有所共鳴。
而眼下沈然竟是將“寫景”這一步給省略去了。
一上來就抒情,可這份“情”究竟有無人能懂
如果只是單純的寫“思鄉”,那未免格局與蘇吾差的也太遠了。
又或者是別的什么
很快,沈然就給出了答案。
他一步踏出,挺身面對著湖岸邊黑壓壓一眼看不到頭的人群,似是在孤身與這數千人對峙
高昂的聲音穿過夜色,直刺蒼穹
“春潮不管天涯恨,更卷西州暮雨來”
“”
客里無人共一杯,故園桃李為誰開。
春潮不管天涯恨,更卷西州暮雨來。
“天涯恨”,通常暗指客愁,但亦可表江湖情仇。
而至于最后那句“更卷西州暮雨來”
此處的用典在場所有人都再清楚不過。
西州,大黎境內距離王都“白平”最近的一州。
二百多年前,在六個二品高手的帶領下,大寧軍隊曾一路打到西州,并且在此與大黎皇帝簽署了一份“西州之約”。
五百年之內,大黎自愿奉大寧為主國,西州以東,直至大寧邊境皆不設防,且年年需向大寧貢奉銀百萬兩、駿馬萬匹、其它特產若干,等等等等
簡單來說,就是一份再典型不過的不平等條約。
如此條約對于任何一個大黎人來說,那絕對都是永遠無法忘卻的恥辱。
所以你有你的祥和盛世,我有我的家仇國恨。
當著數千大寧文人的面,沈然竟以這樣一種最直白的方式,展現出一副截然不同的場景。
一邊是勝利者的歲月安好。
一邊是失敗者的負重前行。
“嘩啦”
湖面點起漣漪,相同的場面再次出現。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死死盯著那一條條于空中翻騰的金尾。
十尾、五十尾、一百尾、二百尾、二百九十九尾
三百尾。
似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恰恰好好多了一尾。
“”
“噗通”
“怎、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