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對前者還是后者來說,皆是如此。
九月三十。
廣漢縣城。
“快點動作麻利點”
“將這些夯土統統運到城北”
“張校尉,你的斥候營今日怎的回來的這樣晚”
“清點軍械明日一早分發至各伍營”
“報自蜀州城運來的五十萬只箭矢已至城外”
“”
混亂的馬蹄,急促的腳步,揚起的塵土,列隊奔跑的青甲兵卒
與依舊平靜祥和的蜀州城相比,如今這小小的廣漢縣城已經充滿了大戰來臨前的緊張感。
兩天前梁振帶領蜀軍抵達這里后立刻便從縣衙手中接過了一切權限,整個縣城也自此進入了戰時狀態。
街道上鮮有百姓的身形,往來的皆是成群結隊的蜀兵,以及一輛輛裝載有大量軍需的馬車。
原本并不算高大的城墻以肉眼所見的速度被加高加寬,數座甕城拔地而起,將東南西北四座城門緊緊保護其中。
各家各戶中的青壯男子皆被征調做勞力,雖不用上前線打仗,但卻各自被分派了任務,以確保戰事的后勤供應
雖然是以六萬敵三十萬,不過廣漢城中軍民的備戰態度卻十分積極,絲毫沒有破罐子破摔的悲觀情緒。
大家都在按照一級一級傳下來的命令做著自己的事情,只為戰爭打響后己方可以多一分勝算。
而與此同時,蜀國方面對這場戰爭勝負承擔著最直接責任的三個人,則正在議事廳中進行著戰前的最后一次戰術推演。
廣漢縣布防圖,周邊區域作戰地圖。
三十萬平叛大軍編制,各軍將領詳細資料。
寧永年點頭同意的朝廷方面的作戰計劃
各種地圖密文堆疊在龐大的沙盤邊,沙盤之中則是擺放著大大小小不同顏色的小旗,粗略估計能有近百面。
紅旗分三種,分別代表著朝廷大軍的前、中、后三部。
青旗代表六萬蜀軍。
黑旗代表一萬天狗軍。
黃旗代表正藏在十萬大山中,青弦承諾可隨時調動的十萬妖獸。
紫旗代表一千由天羅教和共濟會高手組成的“戰術小分隊”。
綠旗代表目前還尚在大黎邊境集合的十萬“綠林好漢”。
拋開最后一項暫時沒辦法投入戰場的力量之外,蜀國方面目前所掌握的真實戰力大約在二十萬“人”左右,戰力差距遠沒有外界所以為的“一比五”那么夸張。
如果再加上敵方主將是自己人的這個巨大優勢也難怪魏長天一直對打贏這場戰爭十分有信心。
“唰、唰、唰”
各色小旗抬起又落下,梁振和楚先平眉頭緊皺,你來我往的進行著兵演。
而魏長天則是在旁邊聚精會神的看著。
然后,在某一刻他突然抬手一揮。
“等等”,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