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是書中大反派正文卷第508章陰晴圓缺,悲歡離合翌日。
天吉十五年,十月廿五。
天未亮時蜀州城中便響起了陣陣喜慶的敲鑼打鼓聲,城中處處張燈結彩,數條主街兩側皆掛起了錦繡龍旗。
寧玉珂已于幾天前便降下圣旨,要于今日普天同慶牛頭山大捷。
所有官差皆休沐一天。
大赦牢中數百輕犯。
于福延坊設立萬民宴,自清晨始,直至午夜子時
滿城掛紅的樣子猶如過年,雖然圣詔上說的是為慶牛頭山之戰的勝利,以及陽州的歸降。
不過哪怕是一個普通百姓也知道今天鬧這么大陣仗究竟是為了什么。
自然是為了給魏長天、魏公子的大婚添點彩頭。
從“半公開的秘密”到“不裝了,老子攤牌了”。
當魏長天接連兩次孤身一人殺入朝廷大軍之中時,任誰也明白他到底是哪邊的人了。
當然了,對于普通百姓而言,他們大都以為魏家和寧玉珂應該是合作的關系,并不知道后者其實完全是由魏長天一手扶持上位的。
但不論如何,魏長天在蜀國境內不在女皇之下的地位卻毋庸置疑。
他結婚,其實跟“天子大婚”沒啥區別。
所以即便今天鬧的這么大,但也沒人覺得有何不妥。
相反很多百姓是打從心底的感到高興。
因為這些人已經切身體會到了蜀國的“制度優越性”。
他們希望這種日子能夠延續下去,自然便希望蜀國不要亡。
而蜀國存亡與否的關鍵則要看兩個人。
一個寧玉珂,一個魏長天。
從被天下人之唾棄的紈绔世子,到如今頗受愛戴的魏公子來到蜀州已一年有余,魏長天最起碼已經在蜀地完成了“洗白”。
但其實他從沒有“正面宣傳”過自己,相反很多時候還會刻意把一些功勞“讓”給其他人。
比如說降低田賦,百姓只知是女皇陛下宅心仁厚、善待子民。
比如說平穩的糧價,百姓只知是盈豐盛講道義,不愿發國難財。
再比如說消失的山匪流寇,百姓只知是共濟會替天行道,掃惡除兇
所以,普通人并不知道魏長天曾有意無意的做過這么多好事,不過卻仍舊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哪怕算不上崇拜,但說一句尊重和敬佩卻不為過。
因此,今日蜀州城中的喜慶之意其實并沒有半分虛假。
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吉時一刻,并沒有起晚的魏長天便騎著高頭大馬趕至梁府,將蒙著紅蓋頭的梁沁接上了花轎。
這花轎可是費了小徐同志好大力氣才搞定的,乃是仿御轎形式而造,周圍雕著許多鳳凰,轎前一排彩燈,不僅精美,同時又十分大氣。
領著這抬轎子,騎馬行于送親隊伍之首。
魏長天沿著主街一路前行,但并未直接往家中去,而是領著吹吹打打的隊伍多饒了好幾條街。
不同于上次與徐青婉成親,這次畢竟是正兒八經的娶妻,規矩和程序要復雜上不少,花轎游街便是其中之一。
“祝公子新婚大喜”
“魏公子俺祝您與夫人白頭偕老”
“這轎子可真好看我要是能坐上一回啊,死了都愿意”
“爹爹我撿到喜錢了”
“快快收好,這可是魏公子的喜錢,回去我就給你穿繩,以后你便日日帶在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