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大人。”
“既然大奉日后將為大寧之屬國,那邊防一事自然便也沒有必要了。”
“盟約締結之后,還望貴國可以撤去兩國邊界所有守兵。”
“當然了,如果貴國擔心匪患山賊之事,我國亦可派兵助貴國駐守邊城,絕不會容匪人興風作浪。”
“此亦乃我國之職責所在”
“”
大殿之中一片安靜,唯有司馬從的聲音回蕩其中。
他文縐縐的說了半天,但意思卻很簡單。
就是大奉不可在兩國邊界設防,甚至大寧軍隊還要駐扎在大奉邊城,幫助后者“保護百姓免受匪人侵擾”。
其實到這里一切還算正常。
但司馬從接下來的話卻使得閔中光頓時便變了臉色。
“哦,還有。”
“為了防止兩國日后再生戰端,還望貴國圣上下旨,令三品境及以上武人不得擔任軍中之職。”
“另外,為了懲辦傷害兩國及兩國百姓之首禍諸臣,希望貴國可以將所有曾在軍中任職的三品及以上將領交予我國處置。”
“我朝刑部定會依律懲治此等罪臣,以慰此戰逝者在天之靈”
“”
從此大奉軍中不可再有上三品境的武人。
并且如今大奉軍中所有上三品境將領都要交給大寧。
照司馬從的說法,這些人是犯了“戰爭罪”,必須得交由大寧來依律嚴懲才能告慰兩國在戰爭中死去的將士和百姓。
但其真正目的誰也清楚,不外乎就是想借此機會來進一步削弱大奉的實力。
而那些上三品境將領的結局想來也只會有兩個
要么接受大寧的招降。
要么死
當司馬從把所有話說完,大殿里一時間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這還是閔中光第一次沒有立刻對大寧的條件提出反駁。
并非他覺得這個條件完全可以接受。
恰恰相反,而是這個條件實在太難以接受了。
“司馬大人,談到這個份上,我國是否有誠意想必你是清楚的。”
“但是你們呢”
“要我軍把上三品的將領都交給你們”
“啪”
猛地一拍桌子,閔中光竟然直接站了起來,眼神中滿是憤怒。
“憑什么”
“”
“閔大人,我剛剛說過了,這些人乃是禍害兩國、引發戰端的罪魁禍首,自然要受到應有的懲罰。”
看著怒不可遏的閔中光,司馬從表情平靜“而我朝圣上擔心貴國或許會包庇此等罪臣,因此才會有此要求。”
“當然了,如果貴國能證明你們絕不會姑息養奸,那此事也不是不能商議。”
“罪臣,姑息養奸哈哈哈”
“哈哈哈哈”
聽完司馬從的話,閔中光一時間怒極反笑,身形都因為憤怒而有些顫抖“兩國百姓究竟是因何遭此劫難的,司馬大人你不清楚嗎”
“我很清楚。”
司馬從瞇了瞇眼,寸步不讓“難道不是大奉最先攻打我國原州的么”
“怎么,閔大人竟如此健忘”
“你”
臉色瞬間漲紅,閔中光一陣氣結,但終究沒能說出什么來。
確實。
兩國之戰確實是由大奉引起的。
雖然之后的原州城滅城才是戰爭的轉折點,但戰爭的發起方并無疑問。
而在“原州城慘案”的真兇雙方各執一詞時,這場戰爭“正義性”的定義權無疑是掌握在獲勝方手中的。
換句話說,哪怕這場戰爭是大寧發動的,此時后者也是“正義”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