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接著說道
“那原著中的劇情呢”
“你之前總說是在幫我,可又打死不肯說你做那些事的目的。”
“這樣想來,你是不是也不能透露未發生的事情”
“嗯也不對。”
“你明明提前告訴過我跟寧永年關于四國即將入侵的事,也說過挑月劍未來存在的隱患”
“這兩件事明明也還沒發生”
拖著下巴,魏長天說著說著就沒了動靜。
與其說他現在是在問許歲穗,倒還不如說是在自言自語。
其實他的猜測很有道理。
畢竟許歲穗這么費力不討好的做“謎語人”,其原因或許也是無可奈何。
不能直接告訴別人未來會發生什么,只能通過自己的行為來改變劇情
就像最早在廣漢縣時,她并未直接告訴魏長天震山營就在蜀軍突圍路線的周圍,而是企圖通過縱火的方式來拖延蜀軍的突圍時間。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許歲穗大多數行為的底層邏輯便就講得通了。
但其中卻還是有兩點矛盾。
就像魏長天剛剛說的。
第一,當初在凌波亭,許歲穗可是親口告訴他跟寧永年四國即將入侵奉寧兩國之事的。
第二,在寧永年已死,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之后,許歲穗又傳來密信,告訴他老張頭在回白殿的路上被一波劫匪偶然搶走了挑月劍,導致將來會出現很多準一品的高手。
這兩件事無疑算得上“泄露天機”。
可許歲穗這不是屁事兒沒有嗎
“”
邏輯再次陷入死胡同,魏長天眉頭緊皺,一時間不知該怎么繼續分析下去。
系統的限制,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一種可以解釋許歲穗行為的原因。
可事實卻又證明
等會兒
突然,猶如一道閃電劃過腦海,魏長天的童孔勐地收縮了一下。
再次回憶起今夜所見奉元城處境之艱難,他心底漸漸浮現出一個無比匪夷所思的猜測。
毫無疑問。
如果不是自己,許歲穗半個時辰前就已經死了。
如果不是寧蜀三十萬援軍,新奉不出五天也會亡國。
許歲穗既然早知道這一切,那她為什么沒有提前做出相應的安排
是,她確實動用了很多手段,也確實以弱敵十倍的兵力守了奉元半個月。
可說實話,她的這些應對并不像是“提前布局”,反倒更像是倉促應變。
對
就是倉促應變
就好像她并未料到乾回二國竟然真的會打過來一樣
“我明白了”
緩緩轉頭看向許歲穗,魏長天深深吸了一口氣。
拋開所有個人主觀情緒,站在整個大局的上空俯瞰下來,他終于在思維的迷宮中找到了最后一條出路。
乾回覺季四國入侵確實是事實。
但這不意味著這就是許歲穗“預言成真”
“你看的那本書里,其實乾回四國最終并沒有發動戰爭吧”
“”
沉香已滅,燭火微晃。
你看的那本書里,其實乾回四國最終并沒有發動戰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