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兩國因為歷史原因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在遇到韓國,尤其是體育領域的時候,態度卻出奇一致,就是小棒子傻x!
內心自卑,外在自負的韓國人極度要面子,所以他們才會在各種賽事中手段頻出,即使到了回來,他們在打電子競技比賽的時候還會用拔網線一招。
內心自負,外在謙卑的日本人善于承認他人的強大,他們卻在不斷學習,這個過程中他們彬彬有禮,但是一旦他們有崛起的能力,他們馬上會撕破偽裝出的外表,踐踏一切能踐踏的對手。
這是一個很哲學的問題,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問題,只要看透本質,就很容易理解他們所作所為的一切動機。
在王憷兩次直接對話中完爆松井大輔以后,他已經成為了日本人眼中的亞洲希望之星。畢竟他帶領乙級球隊梅斯拿下法國杯的難度登天,這個賽季梅斯升入法甲,王憷還是那個關鍵先生,日本球迷有理由看好王憷未來的發展。
因為王憷的出現,日本足壇更加重視球員的技術培養,據說最近有日本企業在策劃收購一家比利時球隊,準備用這支球隊作為日本球員登陸歐洲的橋頭堡。
……
日韓球員在歐洲多點開花,所以梅斯撞到誰,就和誰是亞洲德比。
中國球迷的熱情一點不比泡菜國那邊差,1978年12月16日的泰國曼谷亞運會上,中國隊0:1輸給了韓國,之后一直到現在2007年,中國隊在國際a級賽事中已經19年沒能戰勝韓國隊了,已經有不少球迷戲稱國家隊患上了“恐韓癥”。
雖然這場比賽不是國家隊賽事,可是梅斯有兩到三名中國球員可能出場,又遇到“亞洲第一左后衛”,不少中國球迷跟打了雞血一樣,希望中國球員能在比賽中表現完爆李榮杓,讓他們好好出個氣。
至于為什么說比賽中表現完爆而不是贏下熱刺,還是對梅斯的陣容沒有信心。
……
“很高興和電視機前的各位觀眾一起觀看今天的比賽,最近幾天啊,身邊的朋友總是問我‘亞洲德比’的事情。”
段宣笑著說道。
“這場比賽熱度非常高,很多不看足球的朋友們也選擇今天坐到了電視機前,就是想看看王憷能不能再次贏下‘亞洲德比’。他是前鋒球員,李榮杓是邊后衛,在比賽當中兩人還是有機會直接碰面的。”
“這場比賽也被很多球迷朋友看做是國家隊能不能客服‘恐韓癥’的預演,最近一段時間各大媒體反復提及‘恐韓癥’這個名詞,賀偉你怎么看?”
“我覺得這個表述是不準確的,國家隊確實有一段時間沒能戰勝韓國,但是這并不代表國家隊就怕了韓國,我覺得這只是一個巧合。”
在賀偉心中,國家隊的地位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