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
千窟山。
狹窄的洞穴中,光芒閃爍,氣機彌漫,似有風雷涌動。許久之后,隨著光芒漸消,氣機歸隱,于野現出身形,微微睜開雙眼,凸起的眸子倏然閃過一抹精光。
“呼——”
輕輕吐了一口濁氣,他看向一旁石壁的刻痕。
十三道刻痕?
不知不覺間,已在此地躲藏了十三年之久!所謂的修煉無歲月,沒有外敵侵擾,一旦行功入定,時光飛逝如水。
境界如何?
凝神內視,胸口的金闕中僅剩下一尊魔塔。金色的天神丹,已然消失無蹤。耗時十三年,終于吸納煉化了那枚神丹,體內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經脈與臟腑更為堅韌、壯實,流淌的氣息更為精粹,氣海中的神力更為充盈,便是星矢的威力亦仿佛更勝一籌。
此外,不僅周身的骨骼,肌膚也透著淡淡的金澤,并且蘊含著強大的力道,并有一股濃烈的殺意在心頭升騰,亟待開天辟地、再造乾坤……
于野查看著元神與修為的變化,面露欣慰之色。
對照《古神訣》的境界劃分,他應該已修至天神境后期的大成境界,但愿青鸞沒有離去,倒想與她再次較量一番!
于野想到此處,心頭的殺意又濃重幾分,他伸手抓住一旁的長刀,又摸出一枚破甲符。而他尚未離去,忽然心頭一跳、臉色微變。
神識可見,一縷氣機透體而出,瞬間穿過石壁而去,與此同時,一股無形的天威從天而降,即使隔著厚重的山體,也讓他神魂戰栗而無所適從。
天劫?
記得青衣說過,神修的三層境界,各有三重神劫。
不過,身為道修、或仙修,已渡過雷劫無數。所謂天有常道,地有常數。只要渡過的雷劫,沒有逾越劫數,神修境界與道修一致,便不會再次招來雷劫。就此推測,他已是仙君圓滿境界,借助天神丹改為神修之后,雖然漸漸恢復了原有的修為,卻始終安然無恙,而一旦修至仙帝境界,則天劫必至。
詳述起來,甚是晦澀繁雜,道理卻是簡單,他若迎來天劫,必然是九重八十一道雷劫!
也就是說,他此時的境界,并非天神境的后期大成,亦非后期圓滿,而是神皇境界?
于野心急之下,便要起身,而強大的天威已至,逼得他“撲通”坐下……
……
與此同時。
千窟山的山頂上,默默守著一道人影。許是枯坐已久,她的身上罩了一層風沙,卻猶自雙目微闔,像是一塊石頭般寂然獨坐。
忽然一陣風來,卷起塵沙撲面。
青鸞緩緩睜開雙眼,神識籠罩四方。
偌大的千窟山,莫說人影,即使飛禽走獸,也早已絕跡。而飛揚的沙塵竟然漸趨猛烈,隨之陣陣的旋風涌來,并且伴隨著詭異的氣機,瞬間已籠罩百里方圓之地。
她微微一怔,猛然抬頭。
不知何時,天穹之上已是烏云翻涌,隨之雷光隱隱,強大的天威蓄勢待發。
雷劫之兆?
何人渡劫?
青鸞愣怔片刻,驀然起身,轉而看向腳下的千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