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武道強者也都說,武功到了最后,六大感悟都要會。
既然都會,就等于不分派系。
也許這么做有利于前期戰力提升,但又何常不是一道枷鎖?
習慣了快的強大,便耐不住性子練靜和拙。
習慣了剛的勇猛,便懶得去學什么巧和柔。
倘若習慣了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又是否會懶得鉆研被自己克制的流派呢?
“會也好,不會也罷,武學之道在于運用,一派是一法,六派便有六法,種種相加,自有千般變化,萬般手段,我又何必拘泥于這些陳規流俗?”
云逍心念電轉,漸漸地,對武道二字有了更深的領悟。
甚至暗暗決定。
回流云宗后便要把靜、柔、拙三系也學會!
以達到六系同修,齊頭并進的境界!
如此,無論對上任何流派的對手,他都能變招克制!
殊不知。
他這般想法,實屬離經叛道,異想天開!
六系全修,在這個世界的人看來,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因為動剛巧是一條道。
靜拙柔是另一條道。
兩條道的修煉方法和過程截然不同,又怎能一概而論?
更別說。
天道無盡,人力有窮,武道只是修行的一方面。
即便不修武道,只要把功力提升到一定境界,戰斗力也能達到一個極為恐怖的程度!
比如琴道修士,根本就不用會武技,卻能一曲肝腸斷,夢中殺人!
又比如筑基境的最后一個階段,氣海境。
修為達到這一境界,隨手一揮,真元便如大河席卷!
修為不足者,一個浪頭就秒了,又哪要什么武功招式?
之所以要修習武技,主要還是為了度過前期功力不足,進攻手段匱乏的階段。
真到了氣海境,有六系中的任何一到兩系,其實完全夠用。
而提升修為又難如登天,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因此除非癡迷武道者,或者修行遇到門檻,只能練武時,極少有人會再去鉆研武學。
否則在天地大道面前,有如滄海一粟的武道,又有什么值得研究?
大能者建議六系全修,在于他本身就是大能!
——世間又有幾人能成為大能?
既然如此,又何必浪費時間?
所以大多數人的選擇,還是專修一到兩個派系。
等成功過渡到氣海境后,很多止步在此的修行者,便往往會選擇其他道路。
云逍沒有這樣的想法。
他一開始就選擇不凡。
或者說。
身懷五千年華夏記憶的他,生來就不凡。
……
心情平靜,緊隨而來的便是疲憊。
剛系就這點不好,太耗體力和真元。
尤其是動剛系,往往招都要全力以赴,以圖盡快破敵。
因此練刀的這兩個時辰,他就像一直在進行百米沖刺。
一沖沖兩個時辰,能不累么?
“洗個澡換身衣服,再恢復下精力,準備一個時辰后的大戰。”
收好兵器,又往上游走了一段,下河洗了個澡,神清氣爽。
回到原地,用小葫蘆煉化掉儲物袋里的三枚妖丹,將綠色靈氣吸收。
很快,氣海中的真元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復起來。
同時身體也得到靈氣的滋養,疲憊感漸去,并且進一步強化。
這種極限過后緩緩恢復的感覺實在爽快,以致于一個時辰過去,他都還未醒來。
直到有人來叫他。
“田少俠,田少俠?醒醒,馬上要準備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