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出戲自然是經典的王母賀壽。
這出戲既熱鬧,又應景兒,幾乎是每年太后壽宴時的必點曲目。
等這出戲結束后,太后大方地賞了不少東西。
皇帝和皇后自然也免不了跟著賞了些東西。
臺上的戲子們紛紛拜謝。
第二出戲是孝書。
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將母慈子孝的故事。
整個故事都充滿了偉光正的力量,聞者感動,觀者落淚。
這出戲落幕后,皇帝大加贊賞,并借此升華主題,有感而發,引申出自己與太后的母子情深,著重強調自己對太后的孝順和敬重,順便提一下以孝治國的中心思想。
一篇五百字的作文就這么新鮮出爐了。
許多人都被皇帝的孝順給感動到了,紛紛落下淚來,并發誓要向皇帝學習,將孝順這一美好品德傳承下去。
蕭兮兮看著面前這充滿正能量的一幕,恍惚間仿佛又回到了七點半準時收看新聞聯播的時候。
不由得心生感慨。
這到底是什么感動地的母子情啊
等皇帝的表演結束后,眾人收起眼淚,西陵王隨即登場。
“聽聞太后娘娘愛聽戲,恰好西陵郡有個戲班子非常有名,我這次來盛京,特意把他們也給帶來了,今日便請他們為太后娘娘表演一出平安王。”
蕭兮兮眼尖地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那個身影穿著戲子的衣服,從戲臺旁邊閃了過去。
雖然只是一眼,但蕭兮兮立刻就認了出來
那人是三師兄
她不明白三師兄是怎么混進來的,但以她對三師兄的了解,這人是師兄弟之中最愛搞事情的一個,有他在的地方,肯定太平不了
今這種場合,三師兄若要搞事請的話,肯定會牽連甚廣,不定連太子也會被連累其鄭
蕭兮兮心里隱約有種不好的預福
她無心再吃東西,扭頭對身邊的太子低聲道。
“妾身出去一下,很快就回來。”
洛清寒以為她是要去上茅廁,沒有多問,任由她離去。
寶琴一直候在旁邊,她見到蕭側妃起身離開,立即跟了上去。
帷幕緩緩拉開,臺上鐘聲響起。
“哎呀萬歲呀
今有西夏番王造反,兵犯中原。
邊關守將,連失三城。”
身穿明黃龍袍的宋王大驚,立即召人詢問番王造反的詳情。
“番王犯界,連奪三關,軍情緊急,你為何不奏與寡人知道”
唱詞擲地有聲,聽得人震耳發聵。
藩王與番王二字諧音,聽在眾人耳朵里,不由得浮想聯翩。
大家都在心里揣度,想知道西陵王特意讓人唱這樣一出戲,是想映射些什么
皇帝端坐在高座之上,面色如常,時不時還跟太后聊上幾句,看起來似乎并未將臺上的跳梁丑放在心上。
常公公在太子身邊低聲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