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絕筆。
看完這遺書,三人都紛紛皺起了眉頭,怎么都覺得這篇遺書很奇怪。
李兵兵發表自己的讀書見解:“我覺得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篇正經的遺書,正常人寫遺書會這樣寫嗎?起碼我不會這樣寫。”
看起來像是在寫詩一樣,都要選擇死了,為什么還要如此詩情畫意?
“你寫毛的遺書?想不開你得找我聊聊,別死,自殺是最蠢的方式。”沈睿半開玩笑地踢了李兵兵一腳,才把話題給轉了回來,說道:“而且這遺書錯別字很多啊。蠢蠢欲動還寫成了村村,還有上面那句嘎了他們的真心?這什么意思?傷了他們的心的意思?你們濱海這邊的方言?”
李兵兵搖頭,表示這邊沒有這種方言。
一直沉默沒說話的周元,拿著那張遺書看了許久。
“阿元,有問題?”沈睿問道。
周元點點頭,讓沈睿拿著遺書,他掏出手機打開了記事本編輯功能:
2去,3衣,4嘎,5村,6救,7人
周元說:“這篇遺書確實很奇怪,楊梅并不是一個沒文化的人,她學歷挺高,所以不應該出現滿篇都是錯別字的情況,只有一種情況,她故意寫錯字。這是她在死亡的那一刻,應該是她能夠想到的最簡單的傳達自己需求的方式了。”
“去依噶村救人?”
李兵兵將周元寫出來的那幾個字順一塊兒念了出來,這地方也是他們最近才關注到的地方,能如此連貫的拼湊出這句話,一定不是隨便組合。
“318國道靠邊境的那個高海拔的依噶村?”
“唉,我們之前也準備過去那邊看看,真就那么巧合?”
“看目前的字面情況,很大概率就是那地方。”周元點點頭,但他表示,目前這遺書上的問題,大家先不要告知出去,他用著只有三人才能聽見的聲音,說道:“知道的人越多,情況就越復雜。遺書的事,就先攔著不要上報。”
李兵兵眼眸微沉,壓低聲音看著周元:“周隊,你是懷疑我們隊里有眼線?”
看透不說透,周元并沒有回答。
但大家心里都有明鏡。
收隊回去,李兵兵繼續派人在天海福利院里監看,也派了手下去調查楊梅外出當天的行程路線,去過什么地方,見過什么人。
張大姨被叫去警局里重新錄一份更嚴謹的口供。
回程的路上,周元收到了閆梟的電話。他之前拜托閆梟調查下當年濱海市澳頭村的冬天電暖事件,現在閆梟給他發來他調查出來的信息。
“我利用關系網調查了下,當年這事一開始鬧的時候還有點水花,主要是當年有記者敢給他們報道這事件。我把能找到的當年的報紙給拍了,發你手機,你先看看。”閆梟說完,周元就聽到微信傳來“滴滴”的接收到信息的聲音。
他打開信息窗口看,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容百。
這名字他在林陽的筆記本看到過,而他們目前得到的有關前供電局局長曾榮貪污電暖的消息,也是從這名記者處得到。
如此看來,這人很關鍵。
閆梟就把他調查到有關澳頭村的消息給發了過來。要看的文字不太多,他都做了歸類出來:澳頭村是一個貧農村,國家對于這些村子是具有幫扶政策,會下發資金來補貼他們的生存和發展。
濱海的冬天,尤其靠邊境地帶,寒冷程度能夠凍死人。因此當年澳頭村的政府有申請冬天的電暖補助,用來維持人們的供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