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看得顧云錦五味雜陳。
她想,前世應該是沒有這么一封信的。
那時候,顧云思嫁的是中軍都督府僉事的兒子,并非是傅太師府上,她在明年的夏天,從將軍府發親入京,并沒有從京里出嫁,長房上上下下都沒有到京里來,更別說是長住了。
前生顧云思成親那日,依著禮數規矩,也是給北三胡同和已經嫁給楊昔豫的顧云錦下了帖子的,只是顧云錦那段日子染病,不能赴宴,就只送了禮去。
那之后,她與顧云思亦沒有往來。
今生不曉得怎么一回事,顧云思要嫁去傅家,長房在中秋后要入京,還要置辦宅子住下。
只從信上看,單氏說得也有理,等長房安置下來,徐氏和吳氏搬過去一道住是最合適的,一來不招惹流言,二來有所照應。
可是,顧云錦壓根想不起來單氏是何等性子何等脾氣了。
至于單氏仔細叮囑的她的婚事
前世顧云錦應下與楊昔豫的婚事時,應該是中元后。
中元時,北三胡同擺了供桌,顧云錦回來給父母上香,她當時被楊氏說服,一心想嫁去楊家,徐氏本是不愿意的,但終究是繼母女心不齊,徐氏拗不過顧云錦,就隨她去了。
這么算一算日子,長房沒有計劃進京,將軍府會先收到徐氏去信交代顧云錦的婚事。
已然定下的事情,將軍府那里,不管是有想法還是沒有想法,都不會多事了。
顧云錦盯著信上的字跡,心想,這是今生單氏才想起來的,還是從前將軍府就有這些琢磨,卻因為時間錯過了,從沒有提過呢
吳氏對將軍府里的事情了解得不多,她看完了信,見沈嬤嬤回來,便問道“長房大伯娘是個什么樣兒的人吶”
沈嬤嬤想了想,道“是個很厲害,但也很護短的,應該說,將軍府里上上下下,就沒哪個不護短的。”
顧云錦對此不置可否,反正護短不護短,從前都沒護到過她身上。
不過,畢竟她十歲時跟著徐氏進京,她彼時又不喜歡將門行事,自此就與將軍府沒有往來了。
他們這一輩,八個姑娘,九個哥兒,府里記不起搬走的四房,也不叫人奇怪。
真要回憶起來,顧云錦隱約記得,她幼年時,祖父常年征戰,祖母待她素來是淡淡的,沒露出不喜來,卻也沒有多寶貝她。
吳氏和沈嬤嬤商量起了給長房看宅子的事兒。
徐氏一瞬不瞬看著顧云錦,想著單氏的交代。
她自己體弱,在京里沒有相熟的人家走動,真要讓她給顧云錦說親,徐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不過,楊家那兒,徐氏肯定是不喜的。
眼下,楊昔豫和阮馨說親,再不會來禍害她們云錦,她能松一口氣了。
離顧云錦及笄還有半年工夫,時間不算寬裕,但等單氏進京還是可以的。
正如沈嬤嬤所言,單氏很護短,尤其愛護顧云思,哪怕是為了顧云思的體面,她都會好好給顧云錦說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
徐氏想起昨日賈婦人說的那句話來。
“活兒要找明白人做”。
單氏在人情往來上,肯定比她明白多了,不會虧待了云錦的。
那樣,她也就能放心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