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北二胡同的重建正熱火朝天,動靜實在不小。
顧云錦和吳氏也就罷了,她們怕徐氏吃不消。
與左右鄰居們打了招呼,顧云錦進了小院。
有些時日沒有住人了,各處還是落了不少灰的,沈嬤嬤帶著幾個丫鬟手腳麻利地收拾了,先讓徐氏坐下休息。
供桌搭起來,吳氏做事有經驗,貢品香火一應不缺,井井有條。
顧云錦看沒有什么需要她幫把手的,就出門去找黃家阿婆。
黃阿婆親切極了,與顧云錦說了會兒胡同里的趣事。
顧云錦認真聽了,又問“夜里還清凈嗎”
“不算清凈,”黃阿婆嘆了一口氣,道,“他們建屋子,時間趕得緊,每天忙到天擦擦黑,第二天一早,剛有些光亮又開工了。
我是上了年紀,不嗜睡,我家小兒就吃不消,成天要哭。
阿婆再提醒你一句,這幾夜怕是更加吵的,你們太太身體不好,還是住珍珠巷好,免得煩。”
顧云錦粗粗一聽,沒領會黃阿婆的意思,見黃阿婆指了指墻邊放著的燒元寶的盆子,她一下子恍然大悟了。
北一、北二胡同走水之后的第一個中元,家里但凡有親人遇難的,肯定是要燒紙的。
新喪悲痛,哭上一整夜也不稀奇。
以徐氏的身體,還是莫要遭這累的好。
黃阿婆抿唇,道“神鬼之說,還是要敬重些的,遠的不說,近的只看燕清真人,就曉得了。”
顧云錦一怔,這才反應過來黃阿婆的第二重意思。
中元節也是鬼節,那夜不太平,而小兒、體弱多病之人,是最容易沖撞上的。
顧云錦信道,擱在從前,這話她將信將疑的,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可現在,她重活了一次,很多想法又不一樣了。
世間大抵真有鬼神吧,若不然,她又算是個什么呢
顧云錦向黃阿婆道了謝,回去勸徐氏。
徐氏對祭祀一事極其看重,守夜從來不躲懶的,聽顧云錦勸說,原是不答應的,直到顧云錦把烏太醫搬出來了,她才點了點頭。
烏太醫忙碌,看在賈婦人的面子上才辛苦來看診的,做醫者的如此盡心,她這個病人又怎么能胡亂糟蹋身體呢。
天黑前,顧云錦先送徐氏到珍珠巷,再回北三胡同。
等回到東街上時,正是熱鬧時候,不少鋪子門口擺著花燈,有百姓買下,帶去平湖放河燈。
顧云錦想了想,轉身上了素香樓。
她記得,素香樓有一側雅間,遠遠是能眺見平湖的。
素香樓的生意依舊不錯,只可惜那側雅間客滿,她只好先坐在臨街那間,等著對面空出來再挪過去。
念夏坐在窗邊看街上,突然眼睛一亮,道“奴婢好像瞧見大姑娘了。”
顧云錦撲哧笑了“大姐姐出門肯定帶著帷帽,你居高臨下看過去,能分得清誰是誰呀”
念夏又盯著看了會兒,道“是大姑娘,邊上那個是青霧呢,大姑娘那身衣裳是前回跟姑娘一道做的,奴婢認得的。”
這么一說,顧云錦也湊到了窗邊,低頭往下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