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兒放小定,那邊也不使個人來,這禮數未免”
魏氏實在憋不住了,冷著臉打斷了對方的話,道“一早就送了賀禮來了。”
“賀禮”婦人輕輕笑了起來,“我還當今日來,能見見滿京城都說模樣好的顧姑娘呢,原來只送了禮物來。”
坐在婦人身邊的老太太清了清嗓子“這禮數上不對吧姑太太不來,顧姑娘也不來,這要是不曉得的,還當是她們不想跟紀尚書府里做親戚呢。”
“哪兒的話,”婦人道,“要是不想做親戚,禮物肯定也不送了。年輕人要臉,許是之前鬧得過了,下不了臺面吧”
“是呢,畢竟當初是跟侍郎府劃清界限了”
兩人一唱一和的,聲音不輕不重,幾張席面上坐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的。
別說魏氏臉上難看,連楊氏的臉也青了,這兩人哪里是來吃酒的,根本就是來拆臺的。
楊氏放下筷子,擰眉道“今兒個是我們大姑娘的好日子,兩位老說表姑娘做什么要說到表姑娘,不如去珍珠巷里說道我使人給你們引路”
婦人和老太太交換了一個眼神,抿著唇笑著不說話了。
之后席面上再熱鬧,對魏氏而言,都跟扎了一根刺似的。
好在董紀氏完全不介意,她離開之前還避開人、反過來安撫了魏氏幾句“府里什么樣的狀況,我們一早就知道的,令意是什么樣的、顧家姑娘又是什么樣的,我們也都是知道的,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不能縫起來,那就”
魏氏會意了,頷首道“下帖子時想著是好幾年的左右鄰居,卻不想成了這樣,既如此,往后只能少往來了。”
送走了董紀氏,賓客散席了,魏氏去尋了楊氏“那兩人吃錯藥了這是做鄰居,還是當仇人吶”
楊氏也氣得不行,府里歡歡喜喜辦個席面,卻冒出來這樣的人,也叫她臉上無光“她們與我們老爺官場上不沖突,為鄰多年,也無矛盾,與珍珠巷那兒,越發沒有糾葛了,都說無利不起早,圖什么呀”
圖什么,一時半會兒是弄不清楚的。
楊氏只記在了心里,事后叫邵嬤嬤尋人四處打聽打聽,看看是哪兒出了問題。
席面上的事情,一五一十都傳到了徐令意耳朵里。
徐令意寫了信,讓青霧找人送到珍珠巷去。
等顧云錦午歇起來接了信,城里已經有了不少流言了。
有說徐氏和顧云錦不講究禮數的,有說她們勢力的,那一套套的說辭,跟魏氏之前預料得一模一樣。
甚至有人開了盤,想賭一賭徐家與紀尚書府上做親家之后,顧云錦會不會一改之前的脾氣,重新與侍郎府走動,亦或是與徐令意頻繁交往。
那盤子才剛開起來,就被素香樓的茶博士笑話得皮都不剩了。
茶博士搖著扇子,抿了一口茶“各位,做莊家的都想賺銀子,這不是稀罕事兒,可他不能耍花腔、騙銀子不是
顧姑娘性子直,雖與郡主、縣主交好,但大伙兒都不認為她是趨炎附勢之人。
徐大姑娘嫁得好與不好,都不會改變顧姑娘的態度。
在下琢磨著,不少人都押了顧姑娘不會與侍郎府再走動、不會與徐大姑娘交好的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