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云錦捏著信紙,笑得眉眼彎彎。
徐氏看在眼里,被顧云錦的笑意感染,不由也笑了起來“令意與你說什么了,讓你這般開懷”
顧云錦道“她初六要去西山上祈福,約我一道去呢。”
算起來,自打入冬了不方便去城外騎馬起,顧云錦除了進宮之外,就一直在府里。
單氏不知信中內情,只當是她憋得煩悶了,便道“想去就去吧。”
顧云錦挺愿意幫徐令意一把的,當即去給對方回了帖子,讓撫冬明兒一早回小街探望爹娘時給侍郎府送過去。
翌日一早,撫冬拿著對牌出了府,先到青柳胡同遞了回帖,這才轉頭去了小街。
撫冬的娘胡峰家的一看她,皺著眉道“瞧你這風風火火的樣,跟背后被人趕著似的,這哪里像姑娘身邊的丫鬟你可趕緊悠著點兒。”
嫂嫂胡范氏磕著瓜子,忙給她解圍“從西林胡同一路走回來的這么遠的路,連氣都不見喘,可見是跟著姑娘練好了身子骨,比嫂嫂我可強太多了。
是要多跟著你們姑娘學,把自個兒練得身強體壯的,若是比姑娘還柔弱金貴了,動不動就生病,那就顛倒了呢。”
胡峰家的被胡范氏繞著彎兒一說,臉色難看歸難看,倒也不說道撫冬了。
撫冬沖胡范氏擠了擠眼睛,暗悄悄道了聲謝。
胡范氏瞇著眼直笑,趁著胡峰家的不留神,低聲道“娘知道她自個兒看事看人沒咱們倆準,就嘴上嘮叨兩句。”
撫冬也清楚自家老娘的性子。
自從前回她離了侍郎府跟著姑娘去了北三胡同,胡峰家的老大不樂意的,哪怕說不過胡范氏,在家里也長吁短嘆了一通。
直到事情回轉,姑娘的日子一日比一日好,又得了這么一門親事,胡峰家的就曉得是她看走眼了。
自那之后,偶爾嘴上叨叨,卻不會瞎拿主意。
家里頭,撫冬的父兄也不會叫她老娘拍板子的。
胡范氏拉了撫冬坐下,道“昨日,你們姑娘在東街上遇上豫二爺兩夫妻,好些人看熱鬧呢前腳你們姑娘走了,后腳他楊家馬車就險些撞倒人,被人家指著鼻子一通臭罵。”
撫冬訝異,她夜里聽念夏講了偶遇,但后頭那一截,她們都不知道,她忙問起了胡范氏。
胡范氏是個消息靈通的,把來龍去脈講了一遍“不曉得那兩夫妻在車上鬧什么,才叫車把式不小心驚了馬,我估摸著這又是一通心結,街上不鬧,回去對上楊家大太太,肯定也要鬧的。
要我說呢,咱們大太太在對表姑娘的事兒上,做的不地道,但一碼歸一碼,她對豫二爺真是盡心盡責了。
豫二爺在侍郎府住的那幾年,大太太對他可比親兒子都好,上上下下都看在眼里的。
結果,豫二爺娶了個咱們太太不喜歡的媳婦,這也就罷了,人家閉門過日子,太太也伸不了那么長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