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過了七夕,但顧云霖還是被單氏送進了廚房。
顧云霖的身量不高,前些年要踩著杌子才能夠得著灶臺,因而單氏也沒急著讓她練習巧果,只每年夏天,尋些新鮮瓜果讓她練著雕花瓜。
到底是將門出身,自小見多了刀劍,顧云霖的小刻刀捏在手里,從入門到進展,一直有模有樣。
雕出來的花瓜,不敢說出類拔萃,但在這個年紀的小姑娘之中,已經是上乘之作了。
單氏對顧云霖素來放心,直到今年把人送進了廚房
面粉柴油費了不少,炸出來的巧果連個形狀都沒有。
幾個手巧的婆子細細致致教導,顧云霖的進步也不大。
單氏對此哭笑不得直搖頭,顧云錦好奇之余去看了一回,也笑得不停。
顧云錦自己的炸巧果手藝是前世被徐令婕逼著練出來的,稱不上好,但總算能拿出手見人,只是,從慘不忍睹到勉強上得了臺面,她也是花費了許多精力與心思的。
摟著一臉委屈的顧云霖,顧云錦感概道“畢竟是將軍府,都是會用刀,卻用不了廚房。”
顧云霖忍俊不禁,看著滿手白乎乎的面粉就笑了。
念夏卻在一旁搖頭“姑娘,話本上還有天波府的燒火丫鬟楊排風呢,將門也一樣能使燒火棍。”
顧云錦笑得直不起腰,從角落尋了燒火棍出來,一把塞到念夏懷中“鎮北將軍府也缺個火帥。”
顧云霖一面笑一面道“往后你就是先鋒了。”
幾句話,廚房里的丫鬟婆子都笑作一團。
笑歸笑,炸巧果的手藝還是要練的。
好在,顧云霖離說親還要幾年,有足夠的時間讓她練習。
至于顧云錦,年內就要嫁了,等明天七夕,輪不到她一個新婦炸巧果、雕花瓜了。
顧云錦的婚期最終還是定在了十一月十六,離現在還有四個月出頭,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
去年過了小定之后,府里就一直在準備。
顧家八個姑娘,大姑娘早夭,三房的二姑娘顧云嬋出嫁時,就是作為伯娘的單氏親手操持的。
這年又辦了顧云思的婚事,單氏極有經驗,與徐氏有商有量的,一切有條不紊。
眼下不確定的,就是顧云齊能不能在正日子前回到京中了。
顧云錦那句“哥哥不回來,我就不嫁了”自然是說說的,皇家婚議,定了就是定了,哪里能叫她隨心所欲的,可她還是盼著顧云齊能回來。
重生,扭轉了許多憾事,這一樁,她也想彌補了。
七夕連著中元,各家都在準備祭祀。
元寶折了許多,擋不住的是對故人的思念。
顧云錦跪在供桌前,俯首磕頭時,腦海中突然閃過了一絲念頭。
前世,她在嶺北病故之后,每一年的清明中元,可有人給她燒些元寶
她作為楊昔豫的妻子,進了楊家供奉,可就賀氏那性格,顧云錦受的香火,恐怕比閔老太太對待石氏老太太的好不了多少。
到最后,會記得她的,大概也就是兄嫂了吧
思及此處,顧云錦的鼻尖酸酸的。
這一輩子,與她親近的人那么多了,比前世多得多。
她更要活得長久些,不讓自己二十五六就被供成牌位,免得他們傷心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