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云錦邁進慈心宮時,珠娘正低聲與皇太后稟著話。
“您放心,都照著去年備著的,皆是郡主喜歡吃的。”珠娘道。
皇太后頷首,見顧云錦進來,笑著道“外頭熱,坐下消消暑氣,珠娘,取些豆酥糖來給云錦丫頭嘗嘗。”
顧云錦正要福身問安,聞言不由一怔。
她每次來慈心宮,嘗過的飲子、糕點不少,但糖果,卻是少數。
壽安私底下與她咬耳朵,說皇太后舍不得分糖的,她老家人的心肝孫恪不嗜甜,只偶爾嘗一兩塊,而蔣慕淵每次討糖,雖討來了,事后還過去的更多。
彼時顧云錦聽得直笑,不由自主想到了去年夏天蔣慕淵給她送的那些西洋糖果來。
此刻一回憶,那似乎也正是去歲此時吧。
珠娘取了一小碟來,擱下與顧云錦道“這豆酥糖,也不知道該說是糖果還是點心,前日趙姑娘進宮拜見皇太后時帶來的。”
顧云錦了然。
她雖不認得趙知語,但因她要做孫睿的側妃,京里近來時常談論這位“同知孫女趙姑娘”,所以顧云錦也有耳聞。
皇太后示意顧云錦嘗嘗“趙同知在明州任職多年,聽說以前也帶過兒子去任上,如今倒是都送回了京中,但家里人都偏好明州口味,便請了個明州的廚子。
明州的豆酥糖口味不錯,只是兩地路遠,不易保存,夏天易化,吃了粘牙,也就是冬天時,哀家偶爾能嘗上一兩口。
趙家那廚子做得很地道,知語進宮來,就給哀家送了些。”
朝廷疆域廣闊,好吃的也極多,只因路遠,哪怕是貴為皇太后,也不可能在宮里遍食天下美味。
高氏未入皇家之前,亦周游數地,見多識廣,當姑娘時喜歡的那些口味,事到如今回想起來,依舊覺得懷念又喜歡,可就算請了廚子入宮做,吃起來又與當年滋味不同了。
倒是這豆酥糖,與皇太后舊年印象里的差不多。
顧云錦嘗了一口,口中滿滿的豆香,又酥又甜,各種料子配得正好,多一分則粘,少一分則松。
京中雖也有鋪子做過這種,卻不及這些適口。
皇太后見顧云錦喜歡,也十分高興。
她今日興致好,歪在引枕上,與顧云錦回憶她在江南游歷時的那些往事。
“云錦丫頭不曾去過江南吧”皇太后問道。
顧云錦頷首,她自幼長在北地,后隨徐氏入京,前世最終去了嶺北,但那一樁肯定是不能說的,至于南方,她從不曾涉足。
“都說江南極美,我這從詩詞上讀過,也聽傅家姐姐說過一些。”顧云錦道。
“是了,敏芝那孩子在江南住了好些年,”皇太后笑了起來,“姑娘家也該多走走,閨中是來不及了,等與阿淵完婚,有機會時,你也跟著他出去,反正他整月整月的不在京里。”
皇太后嫁給先皇之后,只能束足京中,久居宮中,再不能如未嫁時一般天南海北,身份高貴,卻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