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馨本以為賀氏是其中的特例,起碼楊家里其他的老太太、太太,還是有模有樣的。
直到現在,她聽老太太與賀氏的爭端,才發現,本質里并無不同。
阮馨偏過頭問畫梅道“官家老太太都是那副樣子的徐家老太太是什么樣的”
畫梅想了想,道“與楊家這位老太太反正是不同的。”
這話并沒有說錯,楊家老太太今兒氣歸氣、罵歸罵,也只讓賀氏去跪祠堂,沒有罵出不堪入耳的市井粗鄙話,這要是換了閔老太太,早就擼起衣袖、茶盞與鞋子齊飛了。
阮馨沒有深究,聽過也就作罷。
她也不為難畫梅,畫梅只是她用來擋賀氏的一面盾牌,能發揮好這一項作用,就足夠了。
楊家這一場婆媳大戰之后,誰都沒有顧上應對城中的質問。
百姓們等到了天黑,并沒有等來楊家的只言片語。
連那客棧里痛得死去活來的曲娘子都把死胎生下來了,昏昏沉沉睡了一覺,楊家還是沒有出聲。
看客們最初的焦急、氣憤,或者說是興致勃勃,都如扔進楊家圍墻的那些石頭一樣,連響動都聽不見。
石沉大海。
這讓眾人越發的不滿起來。
我們等著看你們過招,你們怎么能裝死,不給我們看了呢
一定要給個說法
華燈初上,酒樓里做起了晚市生意。
今兒各處都熱鬧,生意越發得好,大伙兒舉著酒盞,說道的都是這一樁,而楊家,引起了公憤。
事情的確是金老爺與王甫安惹出來的,可楊家大義凜然參與其中了。
真假已經清楚,各處總該給說法了吧
金家閉著大門,但金家老大人今日是去過順天府的,也當眾表過態,當家人說話了,那金家的意思就明明白白的;
王家,王甫安是當家,他在大牢里蹲著,王瑯出了國子監就被攔了,兒子不好說老子,可人家也清楚說了“對不住徐家”、“順天府依法審案、王家等宣判”。
只有楊家,楊家一個字都不說。
前回,徐侍郎剛出了御書房,楊家立刻就使人去了青柳胡同,而后又是迅速罵出了“不忠不義不仁不恥不孝”,那叫一個雷厲風行、電光石火,怎么這一回,遲遲沒有動靜
“前回不是很利索嗎現在怎么不行了”
“這話不對,現在也很利索,裝死裝得利索。”
“徐家怎么也不說說,被親家那般罵,眼看著真相大白,不去討個說法”
“討什么說法那是親娘耶,還能叫親娘低頭認錯嗎那不就真成了不孝了”
“攤上那種娘,還孝順什么有多遠躲多遠才是。”
一時間,指責四起。
施幺坐在角落,搖著頭感慨道“紀家、楊家,都是徐家的姻親,怎么區別這么大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