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瑯拱手道“各位慢慢說,學生聽得不太明白。”
他態度好,昨日被堵在國子監外頭時,就很老實規矩,知道了來龍去脈,沒有半句推卸之語,又是認錯又是賠禮,與他那惹事的父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而百姓們也不怎么為難他。
有嘴巴利索的,當即說了御書房里的事情,也講了金家決斷,問道“公子,金家舍全部家業,你們王家呢救不救你父親的命啊”
突如其來的狀況,讓王瑯一時也懵住了,被人催了兩聲,才醒過神來。
“做兒子的,當然是想救父親的,”王瑯理著思緒,苦笑道,“家產豐厚的金家都舍得捐了朝廷,我們家就這么底子,有什么不舍得的,只是,家底薄,不曉得能不能保下來父親。”
正因為少,拿出去全然不心疼,可又怕太少,朝廷看不上。
大伙兒也不是不曉得王家狀況,道“能少挨一棒子也是一棒子。”
王瑯拱手作揖,感謝眾人來知會他,道“我進去與家里人說一說,把現銀、產業都盤點出來,才好送去衙門。”
這話十分有理,看戲的交代他“多湊湊”,也就散了。
而從宮里出來的紹方德,聽聞百姓們大部分都接受了“交錢”的法子,也是長長松了一口氣。
眼瞅著就到了中午,各處說的都是“銀錢”。
“誰家都有一兩個惹禍的,金老太爺本本分分一個人,這把年紀了,為了兒子散了家財。”
“金老太爺好歹當了一輩子的官了,王監生才更倒霉,苦讀了十多年,還未下場比試,路就被他老子斷了,百無一用是書生,他不能考功名了,以后怎么辦”
“說實話,金家、王家,態度還是很好的,也講道理。”
素香樓大堂里,大伙兒說得正熱鬧,一人靠著二樓扶手,往底下喊話“要說不講道理,還有人能比得了楊家”
眾人循聲望去,有人認得喊話的人,不由笑道“田公子,您不止罵楊二公子是癩蛤蟆,這回連楊家都說上了呀。”
“我這人說話,實事求是,”田公子搖頭晃腦道,“楊昔豫是癩蛤蟆,這沒說錯吧楊家不講理,我也沒說錯吧
他們老太太之前罵徐家罵得那叫一個痛快,連歲的小童都學會了不忠不義不仁不恥不孝,京城里的大伙兒幫著她罵。
現在又不賠禮又不吭聲,裝死都沒有這么裝的,比認錯的金王兩家差多了。
上回怎么罵的來著
拉了那么多官員下水,讓他們做出證言來洗清自身名節,別人的一片好意卻落在了污穢謊言之中,這是不義,那我倒要問問,我們這些被他楊家糊弄的人,算什么呢
他楊家這種行徑,是不是不義”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在問自己,被楊家糊弄著罵了徐侍郎好幾天,我算什么呀
楊家,的確是行了不義之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