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子穩穩落地,喜娘掀開了轎簾,扶著顧云錦下了轎子。
她替顧云錦整理了衣擺袖口,又擺正了胸前銅鏡的位子,手把手讓顧云錦拿好,笑道“新娘子不要慌,小公爺的騎射功夫好著呢。”
顧云錦莞爾,深吸一口氣站直了。
新娘進門前都要由新郎官射箭,辟邪求吉。
可不是所有的新郎都會射術,因而各家依著情況各有不同。
能射鏡子的是上等,退一步的,是由新娘坐在轎子里,新郎官取箭射轎簾,真是手無縛雞之力、拉不動弓的,就只能拿腳踹轎門了。
上輩子嫁去楊家,楊昔豫自然沒有這等好本事,顧云錦也沒有膽量接楊昔豫的箭。
雖說這箭頭都是另制的,裹了蠟、不扎人,但顧云錦知道,對方十之八九射不準,偏了還丟人。
今生不同,她對蔣慕淵極有信心。
文武雙全的小公爺,這等射術,不在話下。
顧云錦站好了,蔣慕淵從程晉之手中接過了長弓,輕輕撥了撥弓弦,對要用的力道便了然于心了。
他又接過箭,一手執弓,一手拉弦,在邊上眾人看清之前,那箭就已經出手了。
看似動作隨意,并未刻意瞄準,但那箭正中銅鏡,發出一聲清脆的擊打聲,而后應聲落地。
這姿態實在賞心悅目,四周一片叫好之聲。
蔣慕淵笑容不減,又利索地射了兩箭。
噔、噔
清脆又爽快。
倒不是他故意賣弄,而是長年累月的拉弓練習,肌肉有了記憶一般,不用特意來回地瞄,出手就能有成果。
這廂蔣慕淵交出了長弓,那廂顧云錦也放下了銅鏡。
她的心跳有些快,并非是害怕,而是那接連的三聲響,仿佛是穿過了銅鏡,落在了她的心上似的,叫她不由自主地想睜大眼睛去看射箭的人。
可惜,紅蓋頭遮擋了視線,饒是再她努力分辨,也只有一個朦朦朧朧的影子。
來觀禮的,除了蔣家族親,還有不少與蔣家關系好的公候伯府及官宦世家,此處的胡同原還算寬敞的,此刻也擁擠起來,更有些愛看熱鬧的百姓也擁進來,遠遠看上一兩眼。
大伙兒雖贊嘆蔣慕淵的射術,但對他的本事原就了解,夸過了之后,便轉頭夸起了新娘子。
弓箭射得越快,力道越大,顧云錦能紋絲不動接下三箭,可見下盤是極穩的。
“將門女就是將門女,底子就好。”
“可不是我剛看她的手指,一點兒都沒有顫,膽識過人吶。”
“巾幗不讓須眉”
邊上此起彼伏的夸贊,顧云錦聽得清楚,能紋絲不動地接下,固然有她自己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射箭的蔣慕淵把握好了分寸。
她有幾斤幾兩,蔣慕淵心里有數,射過來的箭正好是她能接得下的。
這項議程,講究的是彼此信任與配合,新郎官的控制力道,新娘子站穩腳步、不要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