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書的眉頭微微一蹙“要不然,讓聞大人今兒個跟你換換入了文英殿,就沒有一個比你徐硯地位低、年紀輕的,問什么你都要答,還不能說不知道”
“可我確實是不知道,”徐硯苦笑,知道劉尚書一番好意,道,“躲了今日還有明日,圣上一日沒有下旨,大伙兒就要猜一日。我今日避了,明日想問的人就更多了。”
劉尚書聽他這么一說,頷首道“行,那你自己拿捏分寸,說話謹慎些一準沒錯。”
徐硯應了,看了眼時辰,招呼小吏抱上折子,往文英殿去。
清晨厚重的云層直到此刻才緩緩散開,露出后頭不算明媚的陽光。
徐硯瞇了瞇眼睛,心里門清。
連圣上都還在遲疑,他能知道什么。
文英殿里,一整日都是忙碌萬分的。
原本有些折子,圣上看一眼就定了如何做,但因著歷練眾位殿下,凡是能有一番討論的,都會拿出來說道。
探討的多了,耗時自然也長,即便是中午用膳,所有人都是匆匆忙忙的,哪里還有心思講究什么細嚼慢咽。
“父皇還是該早些定下北地守軍,”孫宣把一本奏折遞給孫祈,道,“每日都有不少御史說這事兒呢,今兒又好幾本。”
孫祈接過去掃了兩眼,嗤笑道“事不關己就整日整夜地逼著要出個結果,你看看傅太師、徐侍郎,這都是顧家姻親,皆不摻合,等著父皇定奪。”
孫宣聞言笑了,偏轉頭問徐硯“徐侍郎就不為親家爭取一番”
徐硯聞聲,恭謹道“殿下,臣一直在工部做事,您問水利江防、城垣修建這些與工部相關的事兒,臣能答的上。
您問守軍人員、邊關布防,臣連皮毛都不懂,哪里能胡亂置喙。
當然,論私心,臣自然希望姻親都飛黃騰達,可論公,北境往后如何,還是要圣上、幾位殿下與兵部及懂帶兵的將軍們來定。”
孫宣聽他說得周全,笑著點了點頭“也是。”
徐硯態度表過了,殿下們也接受了他的說辭,其他官員們當然不會在人前再提起來。
一切算是風平浪靜。
黃昏,皇子們依舊去御書房復命。
徐硯的這一番對答,自然也傳到了圣上的耳朵里。
圣上摸著下顎笑了笑“都是明白人。”
可不就是明白嘛
別管外頭議論得再熱鬧,御書房里的動靜都不大。
傅太師和徐硯當然也著急,但絕不是急吼吼著要讓圣上定下,而是最好誰也別催,讓圣上慢慢想,想他個三月半年的。
御史們送上來的催促圣上定奪的折子,一部分被黃印打回去了,一部分留在了文英殿,被歸在不那么重要的折子里,十本里頭有一本能進御書房,就算不錯了。
其實,圣上答應讓蔣慕淵留在北地參與重建,這里頭就已經透了這么個意思了。
傅太師敢做這樣的明白事兒,就是吃準了圣上的確沒有最終下決定,那就沒有再把這么多說同一樁事情又沒有獨特見解的折子送來給圣上過目的必要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