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本就光照不足,地是生地,還是新手指導,云深對這些作物的生長雖然關心,卻也只能抱著盡人事由天命的態度等待最后的收獲。正常的生長期是六十到六十五天,云深直到第七十一天才決定采收。三棟溫室近萬平米的面積,馬鈴薯在其中占了至少三分之二以上,進入溫室之后即使有無數的承重柱和補強結構遮擋視線,足足十畝地看起來也不算小了,上百人嘩啦啦進來,分散之后就顯得人數單薄了。
南山讓人過來問云深要不要增加人手,云深搖搖頭,笑道“一塊一塊來,不用著急。”
泥炭本就是疏松的材質,因為滯水的特性,當初光是混土就耗費了極大的人工,數千立方的泥土都是靠著人力運來混合的,就算泥炭和土都是在附近就能取得的材料,工作量之大連吃苦耐勞的遺族想起那幾天都有些色變,畢竟當時正是為入冬而進行各種物資儲備的繁忙期。而在小苗成活之后,大家對這些作物雖說也是抱著很大的期待,不過在術師也不知道第一次種植能夠達到哪種效果,不確定大致產量之后,人們也紛紛調整了心態。
悲觀的“這是冬天啊,雖然有這個透明的房子,可是還不如宿舍暖和,而且種了還不夠兩個半月,它們長在地下的也看不見,有個四五百斤就很了不起了吧”
樂觀的“雖然這是冬天,種的時間也短,但是看它們一直都長得挺壯實的樣子嘛,那次看術師拔起來一棵,嘩,有一窩啊一畝地說不定有七八百斤哦。”
說總是不如做的。
清理完地面部分的植株之后,負責采收的人們就每人拎著編織袋沿著地壟收拾了過去,對食物每個人都是十分珍視的,他們早就決心連指頭大小的都不放棄,不過由于品種原因,這種狀況其實很少見。蹲在松軟的土地上撿拾的人們將視線范圍內的塊莖都收入袋中,計劃著刨盡每一寸土地的他們很快就發現,手上的編織袋不夠用了。
作者有話要說打滾賣萌有用嗎
正陷入應試教育之地獄的塔塔來滾一圈
淚奔其實大部分責任在供電局的廣西已經算盛夏了啊今年閏四月有兩個四月啊,尼瑪再溫和的日子也有32°,等于今年夏季延長一個月啊其實我還扛得住,可我扛不住這破供電局停電四天有一種更令人發指的說法是七天而且木有明確通知,只在晚上八點以后來第二天早上七點半又給你斷掉啊
死殘臉。
筆記本電池只能支持一個半小時,有我媽這大神在不要想去和學生擠網吧,而且這個星期人家又上榜了哦,周更要求二萬一的活力榜哦
一定是我活著的方式不對哭著跑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