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合理的,但首先有人的需要,才會有它們的存在。”云深說,“這些機械也一樣,因為人們需要,所以它們必然會被用同樣的目的創造出來,也許不是這種模樣而是另一種形式,但在本質上,它們都是利用了自然來為人們自己得到便利。”
“但在這里,不是因為它們被創造了出來,然后我們才發現它們很有用嗎”
“想住在更舒適的地方,想要更溫暖漂亮的衣服,想用更少的力氣干更多的活,想用更快的速度到達更遙遠的地方,這些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期望嗎總會有人想為自己或者別人解決這些問題的。”云深說,“無論人們的嘗試是成功還是失敗,只有有價值,它們就會存在。”
兩名青年蹙緊眉頭,從表情上看,他們還是沒繞過來。
被“創造”的需求也許是的。云深抬頭看向前方,平坦的道路一直向前延伸,眼前這條路不是聚居地的主干道,只敷設了一層石渣的路面在修筑的時候雖說已經經過反復碾壓,路旁也開挖了排水溝,前段時間融雪造成短暫汛情還是對路況造成了影響,外觀的表現并不明顯,但腳下的觸感已經有了些微區別土路的養護需求只能用頻繁來形容。如今筑路大隊的一千人已經開拔,帶著工具和設備前往第一階段建設點,船廠的干塢也預備完工,那么基礎建設的下一步,就是完成整個聚居地的環形鐵路建設,還有各支線的道路硬化工程。
黎洪憂慮過勞動力過剩的問題,他當然不想聚居地中有一個懶漢或者懶女人,也樂意讓撒謝爾過來的那些奴隸和狼人認識到,只有干活才有一切,但他在掰著手算過目前的工程需求后,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術師對五年計劃后期一些目標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模糊,但從各項任務的進度來看,五年之后他們就幾乎什么都做完了,到時候要多少人閑下來干吃飯
對黎洪這樣的更注重眼前的人來說,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才是藍圖,更遙遠的就是幻想了。他也同意術師對展開貿易的觀點,卻不認為這樣能帶動多少人口,他們的產能還未完全展開,合格的工人不多,技術人員就更是少得可憐,連未成年都應急頂了上去,教育又是周期極其漫長的工程,在術師的輸入結束之后,他們的發展在一段時間內只能維持一定水準。哪怕那些工廠和工場什么的把他們現在那一大堆問題解決了,各種鐵器陶器玻璃什么都流水一樣地做出來,鐵路卻鋪不了那么快,他們跟周邊的獸人和人類勢力關系未定,就算組織商隊也去不了太遠的地方,近地的流動財富被他們抽干了怎么辦要讓那些東西都堆積在倉庫中嗎
在最近一次和云深談到工作,在快要結束的時候黎洪還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云深對他的問題并不意外,“根據我們目前得到的地理信息,流經撒謝爾的這條大河在下游國家被稱為魯爾河,這是一條流域廣大的河流,橫跨近十個國家直到入海,沿河的港口是很不少的。”
“但,我們要學會造大船,至少要三年吧”黎洪疑慮道,“即使能夠靠您把它們造出來,要他們會使用也需要時間啊,再形成一條船隊,除了水手,還需要船長和領航員之類的人啊,這些人要從外面找回來倒是隔幾年就有運奴船逆流來到撒謝爾販賣人口,也許可以通過他們”
“因為動力方式不同,我想就算是那些人,可能一時也用不慣我們的船。”云深說。
“為什么不會”黎洪馬上就反應了過來,“您要造的是什么船,術師”
“先完成一批運輸用水泥船,還有碼頭需要的躉船吧。”云深說。
黎洪腦中頓時閃現一個水泥塊噗通入水的畫面,“不會沉嗎”
云深笑了起來,“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