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你該去縣廨,我跟你說,縣廨中有戶籍,你報上那人的名字,還有籍貫,年歲,就好查了。對了,你尋的那人叫什么”
小吏很熱心,這是臨安的規矩,不管是百姓還是商人,遇到麻煩尋到了官吏軍士,就得盡心解答幫助。
用楊老板的話來說,那便是打成一片。
當然,誰想用手腳打,楊老板說了,那便打折他的手腳。
別人說這話沒人信,兇威赫赫的楊老板放話,人人害怕。
婦人沒想到小吏會這般熱心,不禁退后一步,低下頭,“家父姓韓名紀。”
小吏沒吭聲。
婦人心中失望,“如此,奴便去縣廨問問。”
“哎等等”
婦人止步。
“你說,你父親叫做什么”
婦人心中想起了父親的來信,上面含糊說了些自己的情況,只說遇到貴人,免除了麻煩。不過律法終究在,故而改名
“姓韓名紀。”
“長什么樣”
“呃”婦人努力回想了一下自己出嫁前的父親模樣,“溫文爾雅。”
“可是面色白皙”
“對。”
“身量呢”
“比官爺高半個頭吧”
婦人發現小吏笑的越發的和氣了,甚至是,有些諂媚。
“韓家我知曉,娘子跟我來。”
婦人心想這人真是好心,不過要提防啊
“這里是州廨。”
路過州廨時,婦人看了一眼,心想父親一直想施展所學,不過卻去長安報恩,成了別人的幕僚,一身才華都付與他人。
繞過州廨進了巷子,婦人悄然握著一根銀釵,警惕的盯著小吏的脊背。
這一路雖說商人看顧,但伙計們卻時常說些葷話,甚至有人想動手動腳。
“這里”
小吏在一戶人家大門前止步回身,“你確定就是韓紀”
“嗯”
小吏嘟囔,“這儒雅的氣息看著倒是和韓先生差不多。”
叩叩叩
“誰呀”
一個男子的聲音傳來。
婦人的身體搖晃了一下,緩緩走了過來。
“韓先生可在家有客人來了。”
小吏笑道,回頭,見婦人神色恍惚,眼中含淚走過來。
門開,韓顯問道“哪位客人”
婦人走到門前。
“大郎”
“阿姐”
韓顯歡喜的回頭喊道“阿耶阿娘,阿姐來了”
“誰”蔣氏正在弄吃的,聞聲也不顧雙手沾滿了面粉,就這么從廚房沖出來。
婦人看到她,不禁落淚,緩緩跪下。
“阿娘,我回來了”
韓紀也出來了,手中還握著一卷書。
“穎兒”
來人便是韓紀的女兒韓穎。
“你這是”蔣氏見女兒就像是逃荒的模樣,不禁愕然,“姑爺呢”
“那人別提了。”韓穎輕聲道。
蔣氏怒了,“他做了什么”
“夠了”韓紀喝住了妻子,吩咐道“叫人去燒水,讓穎兒沐浴更衣。再準備被褥,收拾一個房間來給穎兒住下。”
韓紀雷厲風行的一番安排,人人都去忙碌,就剩下了父女二人。
“阿耶,他”
“不必說,老夫知曉了。”韓紀看著女兒,眼底深處有些冷意,“當初老夫覺著張隨此人雖說膽略差些意思,不過過日子卻是極好。
老夫倒霉,還是得罪了權貴,他定然覺著你娘家沒落了,再無用處,加之擔心被牽累,于是便趕你出門是和離,還是休妻”
和離的話,女子還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