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翻個白眼。
皇帝去了前面,令人叫來楊略。
“當年你帶著朕一路遁逃時,可曾遇到那等能碾壓你的好手”
楊略一怔,“并無。”
“查”皇帝說道“你親自去查,查那一年楊氏等家族的好手情況。”
過了幾日,楊略帶來了消息。
“臣帶著陛下南下的那一年,楊氏和淳于氏家中少了四十余,另外還有三個頂尖好手。”
“知道了。”
皇帝叫來韓石頭。
“宣德帝時,宮中的好手可有名冊”
“有。”
“查楊略帶朕南下那一年好手們的情況。”
這個比較快,就在皇帝準備就寢時,韓石頭帶來了名冊。
“就在陛下南下的那一年,宮中損失好手二十九人。”
“朕,知道了。”
皇帝進了寢宮。
“可是還有政事”皇后坐在床上看書。
“不是,只是心中有些疑惑,方才解開了一半。”
“那另一半呢”
“另一半,大概在元州。”
元州是個不錯的地方,在石逆起兵時,因為貧瘠,守軍不多,在石逆大軍到來之前全跑了,倒是省去了一場兵災。
小河村依舊是那個模樣,不過最近村里的氣氛有些詭異。
小河村的村正張啟元病倒了。
這位村正統御了小河村三十余年,如今躺在床上再也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坐起來。但他依舊不肯舍棄村正的職務。
“他是想傳給自己的兒子呢”
“貪心不足”
“他若是干得好還好說,可你看看他干的那些事。當年他但凡對陛下好一些,咱們的日子也不至于這樣。”
“就是,本來咱們這算是陛下的龍興之地,可如今倒好,成了陛下遭罪的地方。”
“此事倒是要怪楊家一家子。”
“可若非張啟元不管,楊家一家子敢這樣”
一群人聚在村頭的大樹下議論紛紛。
“縣里來人了。”
縣里的小吏來了,作為縣里的代表來看望張啟元,并詢問后續的事宜。
“老夫慚愧啊”張啟元須發斑白,渾濁的老眼中閃爍著狡黠之色,“這村里有些鬧騰,換個沒威信的,老夫擔心會出事。畢竟這里是陛下長大的地方,若是鬧出了什么老夫擔心長安會震怒”
這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從得知秦王便是當年的楊三郎后,張啟元就捶胸頓足把楊定一家子罵成了畜生。等秦王進了長安后,又說自己當年曾為秦王做過什么事兒
縣里也來人了,對張啟元夸贊有加,甚至暗示尋機會安排他去縣里任職,把張啟元美的不行。
可直至登基后,那位楊三郎對小河村依舊不聞不問。漸漸的,縣里也不再關注此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集成大語音合成引擎,超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n換源
大伙兒都明白了,皇帝多半是不滿自己當年的遭遇。
于是小河村從張啟元到村民又開始擔心皇帝可能降下的雷霆。
可雷霆也沒來,有老人說道“陛下早就把這里忘了。”
于是小河村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
男人出門種地,女人在家織布帶孩子。沒事兒聚在村頭扯扯八卦,聊聊當年皇帝和自己的交往
小吏澹澹的道“縣里很重視小河村,準備派一個村正來。那位可是讀書人”
張啟元眸色一暗。
下面的官吏會揣測上位者的意思,秉承一個宗旨寧可錯,不可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