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焉,意識不到這樣的‘溫柔’。
因為祂,很可能并沒有‘自我’。
因為沒有自我,因為沒有任何自我意識,只是單純的‘存在’,所有的一切行動都是‘本能反應’,沒有任何源自于‘內心’的向往。
就像是螞蟻遇到食物就會將其搬回巢穴進食,就像是植物會順著陽光的方向成長,就像是蠕蟲受到外界刺激就會蜷縮起來……
終焉很可能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祂沒有任何主體性,只是用純粹的智慧和本能應對一切。
只是祂的信息庫之大,可以涵蓋一切意外狀況,達成‘完美的應對’。
就像是星神的智慧之廣博,以至于祂們中的弱智未完成個體‘峻嶺堡大公’亦有超越普通人類的智慧,只要信息庫足夠大,終焉就可以應對一切狀況。
也正是因為祂沒有自我意識,所以祂其實并不會被以太甄別,也不會被‘以太’注意到。
換而言之,作為以太化身的星神,很難觀測到終焉。
就像是接受不到超聲波的蝙蝠只能察覺到眼前是一片空白那樣,接受不到‘以太反饋’的星神,也無法判斷終焉的存在,只能通過各種側面反饋,確定這個地方‘有個龐大且難纏的怪物’。
而這個怪物,甚至無法認知到自己,沒有‘欲望’也沒有‘夢想’,且本質龐大到不可思議,以太根本無法賦予祂靈魂,反而還會被祂利用,成為祂超越時空的工具。
聽上去很不可思議,但這其實牽扯到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自我意識有什么用?
普通人類的自我意識其實反應速度很慢,在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決策前,決策其實已經完成了,就像是人將手抬起來后,需要過一段很短的時間才能清晰意識到這點那樣。
‘意識到我自己行為的我’其實并不是真正的決策者,而是一個觀察者,‘我’的行動,其實并不受‘自我意識’的管理。
而一部分大腦受損,可視力系統正常的人擁有的‘盲視’現象更是凸顯了這一點。
眾所周知,人類其實并非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大腦’去看的,眼睛不過是個光學信號捕獲儀,一個呈像器,人們‘看見’的所有一切,都是大腦‘想象’出來的圖景,和真實世界的差距極大。
盲視癥的患者,正是缺少了想象出圖像的能力,他的眼睛仍然能捕獲光線,大腦也接受了相關信息,卻不知道如何將這些信息變成圖像。
但沒有關系,即便患者看不見,但他們的‘身體’仍然會用其他方法作出各種反應,就像是‘看見了’那樣。
盲視患者走在馬路上,對他而言,他是盲人,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身體會自己行動起來,突然向后退——下一瞬,一輛泥頭車從他剛剛站立的位置轟隆而過。
他的大腦接收到了信號,作出了反應,只是‘自我意識’不知道而已。
而安東-巴賓斯基綜合征與盲視相反:他們因為某種腦損傷,事實上無法視物,但他們卻認為自己能看見,因為大腦‘想象’出了各種光學信號,欺騙了患者自己。
‘意識’或許存在,但它并非是真正的控制者——人類的肉體本能擁有的智慧超乎很多人想象,能力也超過了自我意識本身。
‘自我意識’與‘智慧’并沒有等號。
一個沒有自我意識的‘哲學僵尸’同樣可以很聰明,祂可以模仿人類,看上去擁有感情,和人一樣,但祂并沒有感情和自我,只是祂的‘智慧’判斷,模仿人類可以更好地生存。
這一點,人類其實早已意識到。
伊恩不禁回憶起當年希利亞德第一次教導自己‘升華之道’時所說的那句話。
【——人類,并不是能直接看見真理的物種,雙目所視,正如隔鏡視物,都是虛幻朦朧】
大腦是會欺騙人,是會只是為了‘舒服’而自我欺騙的器官,而自我意識的‘主體性’,或許正是大腦自我欺騙的結果。
所以,心光體便應運而生。
人類中的‘自我意識缺陷’和‘盲視’現象,已經被以太克服,到了第三能級,心光體就是自我意識的凝聚,它控制肉體沒有任何延遲,是意識控制大腦和肉體,而并非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