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的馬恩島溫度還沒有上來,手機顯示氣溫才十四度。她穿了一件加絨的衛衣,衛衣外面套了一件牛仔外套,看著不像是二十七歲的人。
雖然只有十四度,但天氣很好,咸咸的海風跋涉過草地吹了過來,倫敦的多霧多雨似乎沒有影響到這里,海鷗在海岸邊盤旋著,仿佛耳邊就是海浪聲。
坐上出租車后,她和司機報了杰夫寫給她的地址。
那是他姑姑和奶奶的家。
在替杰夫參加曼島tt的這一段時間時筠可以免費住在那里,杰夫的姑姑開了一家快餐店,時筠也可以在那里吃飯。
一切都是免費的,杰夫已經為她打點好了。
出租車司機看著年紀很大了,但是出租車里放的歌單卻是格萊美的獲獎歌單。
很健談地問時筠是不是來看曼島tt的,畢竟這個時候來這里的游客也不為別的。
時筠望著窗外:“曼島tt很有名啊。”
當地的賽車文化很濃,司機健談地和她說著這項比賽的偉大,卻沒有得到時筠比較有熱情的回應。
杰夫奶奶的房子是這條街上最亮眼的,在四周白色房子的對比下那是一間顯眼的藍色小洋房。
院子里種著花花樹樹,打理得非常好。只不過,這么好一塊地不用來種點蔬菜,實在是很浪費。
時筠付了錢下車,她環顧四周,只看見院子里一個老奶奶正躺在藤椅上曬太陽,她手里拿著一把梳子和一頂假發。
在這片區域讓時筠找一個外國人不容易。
但是反過來讓一個外國人找一個黑頭發黃皮膚的亞洲人實在是容易。
藤椅上的老人先看見下車后拿著紙條東張西望的時筠,立馬將梳子放下,那梳好的假發戴上,拄著拐杖走到了院子門口,用帶著一點北愛爾蘭口音的英語問時筠:“你是杰夫的同學嗎?”
時筠看著老人的假發,一時間有點佩服老人家的生活態度,很精致。
她朝著老人彎腰打了個招呼:“我是。我叫時筠,這段時間要麻煩你了。”
老人將院子門打開:“沒事沒事,杰夫已經在電話里和我說過了,倒是我們應該感謝你幫他解決了燃眉之急。這個臭小子這次掛科也是給他的一個教訓。”
老人讓時筠叫她凱蒂奶奶,她給時筠收拾出了一個采光很好的房間,床上的四件套沒有鋪,但是整整齊齊疊成四邊形擺在床墊上。
凱蒂奶奶站在門口:“希望你不要嫌棄,你先收拾休息,我去給杰夫的姑姑打個電話。”
房間不大,窗外的綠化做的特別好,從后面一排的房子之間的縫隙望過去還能看見海。
今天陽光很好,海面上波光粼粼。
時筠把自己成功抵達的消息告訴了杰夫,隨后打開行李箱,將行李箱里的衣服都拿出來掛進衣柜里。
凱蒂奶奶的電話很快就打完了,她敲響了時筠的房門:“還有什么漏帶的東西嗎?”
時筠暫時沒有發現,正張望著行李和四周東西的時候,凱蒂奶奶讓她慢慢想:“你先休息,杰夫的姑姑和我們說五點鐘去她店里吃飯。你可以睡個午覺,等出發的時候我再叫你。”
雖然看著沒有什么劇烈運動,但是舟車勞頓比想象中更消耗體力。但時筠沒洗澡,不想上床睡覺。
將房間的窗戶打開,望向外面的街道,街道上已經張貼起了曼島tt的活動宣傳海報。
時筠覺得自己對于賽車開車的恐懼已經逐漸被時間治愈了,直到她看見凱蒂奶奶坐在駕駛位上,而車后排放著她的拐杖。
彪悍到難以想象。
老太太還不是開蝸牛車那種性格,一腳油門比時筠還敢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