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舉手。
“如果說當時只是高中生,也許是對未來的迷茫鏡面是真實的投射,玻璃是虛幻的,在真實和虛幻中躊躇不前”
“沒準是模擬一位抑郁癥患者呢生活枯燥無味,單調無聊,在等一束光”
“有人有不同意見嗎”
又陸陸續續有人說了不同的見解。
老師又問“還有嗎”
賞析本來就不是一件多容易的事,胡謅可以,但要真說中設計者的心理想法是很難的,若是不能在情感上共情,說再多也不過是假大空的猜測而已。
沒人再繼續回答。
樓初明顯感覺到,葉辰在看到設計作品時,表情變了。
還有千稚水,似乎陷入了某種異常專注的狀態。
這個uca國際設計賽,似乎就是當年千稚水和葉辰一起參加的比賽
“是暗戀。”
安靜的教室中,千稚水忽然開口。
“沒有很復雜的想法。”他說,“只是暗戀。”
“他的喜歡或許不會被世俗接受,所以選擇了鏡子和玻璃作為材料。可以很輕易的被打碎,但被接受、被跨越實在太難。”
“書本的第一頁寫著你的名字,不小心碰灑過的杯子,和你坐過同一列地鐵,一起經歷過的冬天。”
記憶中的畫面是不會被時間沖淡。
刻在設計作品中的情感也不會被遺忘。
風鈴響起。
悶熱的,充滿顏料味的午后,只有兩個人的美術教室中。
當他睜開眼,便會看到那位少年。
倚在窗旁,懷里捧著書,沖他微微一笑。
那是枯燥的每一天里最幸福的時刻。
“還有,記憶中的,每一個我悄悄看向你的午后。”
千稚水的聲音清透,語氣不急不緩,雖然只是簡單的詞句,卻很容易將人代入他所描述的情境中。
就好像,他曾經也這樣,深深的、小心翼翼的,看向過某個人。
下課鈴響了。
老師顯然對剛剛千稚水說的很滿意“其他班也討論過aurora的參賽作品,還是頭一次聽到這種見解,千稚水同學給我們這堂課收了個完美的尾,下課吧。”
晚上的課,教室里其他人離開得飛快,等千稚水轉過頭時,最后一排已經只剩下葉辰和樓初了。
千稚水先注意到的是樓初,眼尾不自覺的微微彎起。
不知道他剛剛說的,學長有沒有聽到呢
或者,學長能不能想到,他是想讓他聽的呢
葉辰忽然有點后悔來聽這堂課。
眼神是永遠不會騙人的。
情緒沒有改變,眼神也不會改變。
他神情復雜的看向樓初。
他想起兩年前的那個下午最后一次見到千稚水的那個下午。
比賽的后半程,千稚水的臉色愈發蒼白,去醫院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那天,千稚水拖了行李箱,在場館門口,遞給葉辰一塊銘牌。
他們需要銘牌確認身份進出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