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樣菜和主食都是用鋁飯盒裝,飯盒上有‘華東療養院的繁體字樣,干凈整潔。
不過味道乏善可陳。
當然這要考慮到王憶平時接觸的都是調料,特別是如今有拌涼菜了,動不動就是重油重鹽重佐料,把舌頭味蕾給養麻了。
吃著飯他問秋渭水療養院的展覽室,秋渭水曾經陪葉長安去看過,于是便說吃完飯帶他過去轉轉看看。
療養院里的飲食保障充足,但是講究節儉作風,打來的飯菜要吃個差不多,然后自己要洗刷干凈飯盒給人家送回去。
四個人說說笑笑的解決了午飯,王憶和秋渭水一起洗刷飯盒,陳谷留下陪老爺子聊天,兩人送了飯盒和食盒后去往展覽室。
療養院的展覽室不大,占地面積可能是一百多個平方米,屋前有花、屋后有樹,環境幽雅。
不過門可羅雀,只有一個工作人員在忙活著把一些字畫、木雕之類的東西搬出來曬太陽,此外并沒有人來欣賞療養院收藏的字畫。
想想也是,這會是午后,而療養院接待的多是老干部,這會正是午休時間。
王憶去欣賞字畫,看到一進展覽室c位有一副詩詞,他湊上去一看:
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詩詞豪邁奔放、筆跡力透紙背,但見宣紙上筆墨瀟灑淋漓,一列列黑字縱橫馳騁,如大軍沖鋒——
毛體狂草!
王憶在食堂已經震驚一次了,如今更是震驚!
這是什么神仙療養院?竟然有這等墨寶!
秋渭水給王憶介紹道:“你應該猜到了,這是主席同志的親筆詩,是陳元帥找他要來的。”
“工作人員說,當時療養院剛成立,陳元帥想讓主席同志給寫一首詩詞,但當時主席同志太忙了,新中國百廢待興呀,于是他便挑了在北戴河療養期間創作的一首詞給療養院做賀禮。”
王憶連連點頭。
這玩意兒要是能帶回22年…
算了,帶不回去,這種墨寶肯定會被保存的很好,一直留存于世。
他在展覽室內一一看去,然后發現了好些寶藏,豐子愷的行書《七言對·主席詩句》、吳湖帆的畫作《廬山仙人洞》、賀天健的畫作《北國風光圖》。
至于張大千和齊白石的作品也看到了,這些珍貴的作品多數都是官方捐贈給療養院的,以豐富養病老干部們的jg神世界。
展覽室內有專人負責講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是一名jg神抖擻的小伙子。
小伙子收拾完了需要晾曬的藏品后走過來說道:“秋同志又來了?這位同志是?”
秋渭水笑道:“這是我好朋友,名字叫王憶,今天特意來看望我和我爺爺,他是一名教員,比較喜歡字畫,于是我領他過來開開眼界。”
王憶由衷的說道:“確實是大開眼界了,這里的珍寶太多了。”
小伙子客氣的自謙兩句,然后給兩人介紹起了每一幅字畫的來源和字畫主人創作他們時候的故事。
三人正在聊著,外面有人走來:“小趙、小趙,怎么又把收藏品給亮出來了?要小心呀,馬上就是六月了,梅雨天氣要來了。”
“梅雨天、孩子臉,說變就變,小心把咱療養院的收藏品給淋濕了!”
小趙說道:“羅副院長您來了,我沒辦法啊,咱們儲藏室里東西太多了,有些收藏品很占地方,這些字畫無法很好的進行間隔懸掛。”
“儲藏室不通風,字畫挨在一起容易積攢潮氣,我只能趁著天氣好的時候拿出來曬一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