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娃說道:“對,鮮雞蛋最好吃,以前家里鮮雞蛋都不吃,要攢著給我賣了娶媳婦。”
好娃的奶奶笑道:“別說些讓王老師笑話的話,哈哈,王老師,咱農村人沒辦法,都是這樣的。”
王憶說道:“這笑話什么?雞屁股銀行嘛,誰家不是這么過日子?”
招弟點點頭說:“嗯,家家戶戶都是這樣,我家以前攢半個月雞蛋,能攢上四五把呢,
到時候讓我爹拿去公社趕集賣了或者去供銷社跟人換點東西,就這樣過日子。”
老太太笑吟吟的一起點頭,又打聽著問道:“王老師,我老婆子也出不去門,就是聽人說你在城里找了個對象?長的又好成分又好,來生產隊給干活也給學生送吃的送鞋?”
“什么時候領著讓我們看看,我們去不了主島,好幾年沒看見新媳婦了。”
王憶說道:“行,以后來了我領她過來逛逛。”
娶媳婦在農村可是一等一的大事,生孩子、蓋房子、娶媳婦、打墓地,這就是農村人的人生四大事。
這四件事里生孩子、娶媳婦、打墓地又是人人一輩子躲不開的三件事,平日里社員們攢錢都是在為這三件事做準備。
老太太平日里一個人悶壞了,家里人要么忙干活要么忙著玩,沒人愛聽她的嘮叨。
這樣王憶坐在她旁邊把她高興的不行,便借著雞的話題跟王憶說起話來:
“前兩天孩子媽回來說,說王老師你要給家家戶戶多養幾只雞?咱天涯島的海是窮海,
海灘少、海貨少,這樣能養活的了嗎?”
王憶說:“能,嬸子你看著吧,咱生產隊不是有個社隊企業然后安排了一支銷售隊嗎?
以后再設置一個養殖隊,養殖隊就負責養白羽雞。”
“這樣家家戶戶自己養下蛋雞,生產隊還給社員們養了吃肉的雞,到了冬天咱大鍋燉雞肉,隔著幾天就燉一次。”
老太太聽了這話笑的合不攏嘴:“那可不敢想、不敢想,咱生產隊還沒有過過這樣的日子呢,這得是皇帝日子。”
王憶說道:“放心吧,嬸子,好日子都在后頭呢。”
老太太拉著他的手說:“你有本事,你說話我們都信,不過咱養雞不圖吃肉,多生蛋,
要是能養的了就讓它們多生蛋。”
“養雞生雞蛋是好事,我娘家的妹妹在大碼公社,她們公社海里富,撈到了小魚小蝦不去賣,回來養雞養鴨子,她們養得起。”
“我妹妹養了十多只老母雞,到了夏秋雞愛下蛋了,兩三天就能攢一把雞蛋,幾年功夫你說她就把給孩子娶媳婦的錢攢起來了,三個兒子都娶上了媳婦,你說她厲害不厲害?”
王憶欽佩的說:“這個確實厲害。”
老太太笑道:“所以咱要是也能養十幾只雞,咱不也一樣能給孩子娶上媳婦嗎?”
好娃趴在老太太背上說:“奶奶,養十幾只雞,我就天天吃一個雞蛋。”
“吃,吃。”老太太笑,“你在學校好好念書,考試能考一百分就能吃雞蛋。”
王憶說道:“咱老百姓要吃個雞蛋也不容易。”
“不容易,那可是不容易。”老太太說,“雞蛋都是要換油鹽醬醋的,不換的話就把錢攢起來,生產隊又開資不了幾個錢,咱生活花費全靠雞屁股了,平時一家人誰都舍不得吃一個雞蛋。”
“大膽家的鳳丫,那時候剛嫁進來的時候大膽他爹就說,你只要生出帶小雞的娃子來,
那坐月子的時候一天給你獎一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