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兄弟熱情的邀請王憶去家里吃飯,王憶便答應下來。
他想繼續看看這幾個西裝男到底要搞什么鬼。
機動船沖破海浪,迎著熾熱的陽光迅速奔赴了多寶島。
剛過芒種、未到夏至,可外島旳盛夏已經早早的開啟了。
盛夏有漁汛,如今海上多有漁船,它們的船頭撞碎了海水、濺起朵朵浪花,浪花在日光照耀下散發著金燦燦的色澤——
陽光海域,極盡璀璨!
外島的漁家人幾乎彼此都認識,兩兄弟的船一路奔馳一路有人打招呼,隔著老遠就打招呼:
“華子、松子,去城里來?”
“這是從哪里接來的客人?好家伙,都是穿西裝的,這是接干部來了?”
“是不是家里要請客啊?我這里有剛撈上來的幾條紅加吉,挑一條大的回去吃?”
李家兩兄弟吆喝著打招呼。
他們隔著挺遠就能認出彼此,眼力勁很好。
王憶覺得這可能跟吃海魚有關,或許吃多了海鮮能保護視力。
逐漸的,多寶島進入他們眼簾。
上次王憶來多寶島已經是傍晚,此時是臨近中午,陽光亮堂,照耀的漁村光芒明媚。
多寶島上山少平地多,有土地有泉眼是個好地方,可是從觀感來說比不上天涯島。
天涯島背靠青山面朝碧海多有松濤徐徐、海浪浩蕩,海上時時有白色海鷗黑色海燕引弦高歌。
當然多寶島上的漁村也不錯。
由遠及近的看過去,島上三個生產隊、三片聚居區是層層疊疊,都有一排排海草屋頂、石頭墻壁的老屋分布,它們星羅棋布,與道路延展嚴絲合縫,整齊劃一。
島嶼前望是藍天碧海,飛浪快船,動靜結合,如同畫作。
而且多寶島因為地形平坦它們有好沙灘,哪怕現在天氣炎熱依然有好些孩童在戲水踏浪,挖沙撈魚。
機動船在海中狂飆而過,海浪迎面而來,李巖松控制動力,漁船逐漸減速。
多寶島相比天涯島有好海灘可是卻沒有好碼頭,漁船都停靠在沙灘上、礁石上,處處有人在忙活,看見他們回來彼此點點頭打個招呼,然后繼續忙自己的活。
王憶大感奇怪,這村里人的交情怎么還不如海上呢?
他詫異的多看了兄弟倆一眼,結果李巖華很敏感,問道:“王老師,怎么了?有什么不對的地方?”
王憶說道:“沒,我就是感覺你們自己生產隊的社員之間并不是很熱情。”
李巖華說道:“去年分船到家、責任承包制以后就開始這樣了,有些戶發展好,有些戶日子過的窮。”
“富裕了的看不起過的窮的,過的窮的眼紅富裕了的,加上我們這島上一共三個隊,這樣怎么能熱情的了?”
王憶默默的點頭。
這也算是大包干后的一個正常現象。
古人說的太對了,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家都富裕都窮那就都沒事,有人富裕有人窮,這樣人會有更強的勞動積極性,可是人心就散了、人情就淡了。
他們去往李老古的老屋。
四個孩童在里面玩,他們揮舞小鏟子在挖地,把原來平整的老院子弄的坑坑洼洼。
李老古虎著臉坐在樹蔭下乘涼,看他樣子挺不樂意讓孩童們挖自己院子的。
見此王憶便明白了,肯定是李家兄弟讓孩子在老爺子院子里挖寶呢,看看能不能再挖出點先人藏的寶貝,而老爺子不樂意,可他又想享受孩童環繞膝下的樂趣,這樣只能忍受孩童們亂挖的不滿。
孩子們挖地挖的非常起勁,他們還把土坑打通了,學著《地道戰》里的臺詞在嚷嚷:
“各小組注意,各小組注意:你們各自為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要放空槍,開火,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