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二十九之后是大年三十。
小年夜過后便是大年夜了!
到了年三十這天,過年的味道可就更濃了。
對于老百姓來說,一年之中最美好的一天到來了。
大人小孩、男人女人的都穿上了新衣裳,未婚的青年們一人一身西裝和一雙皮鞋。
一件春秋單襯衣、一件毛衣,衣領翻出來穿上西裝打上領帶,再把頭發用摩絲給打起來——
一群精神抖擻的八十年代精神小伙就來了。
麻六也穿了西裝。
他的西裝是在滬都買的,是這年頭外島地區很罕見的條紋西裝,穿上之后像模像樣,用王向紅的話說就是拄一根文明棍,就能裝華僑。
下午按照風俗,各家的家長帶著孩子在后山上墳。
鞭炮聲不絕于耳,瓦盆里的紙張燃燒,王向紅在旁邊溜達:“都看著點火啊,小心引燃山林搞出火災來。”
這事只要提醒一下即可。
島上林木濕度大,一般不會引發山林火災。
王憶拎著個網兜領著秋渭水上后山祖墳找他老爺爺、老奶奶的墳——他爺爺的墓現在還在東北應該沒遷回來,他親爹同樣還在東北呢,不知道哪年會回來。
不過肯定是八十年代回來的。
想想這事王憶覺得很搞,不知道他見了他爹算什么事……
名義上他現在要祭拜的是爺爺奶奶等直系血親的墓地,這之前清明和九九重陽的時候已經有人領著他過來燒過紙、焚過香了。
門清。
王憶領著秋渭水找到墳頭,迎面而來的王真堯看見秋渭水后有些注目:“王老師,年三十女人來祖墳不太好。”
聽到這話旁邊的社員便趕忙說:“對,都是大老爺們來這地方。”
“祖墳不讓婦女來。”
王憶聽的一個勁撇嘴:“現在國家有計生政策,一家一戶往后只能生一個,那生了閨女的人家怎么辦?以后不用來給祖宗們上墳了?”
王真堯哼哧哼哧了幾聲,說:“反正老說法里頭,這樣不行。”
王憶說道:“我讓我爺爺奶奶他們看看咱王家的兒媳婦,不說別的,咱王家從來天涯島的老祖宗一代開始,有娶過這么好媳婦的嗎?”
“這應該沒有。”大膽幫他說話,“小秋老師長得好、出身好,啥都好,又有本事又有愛心,別說咱王家了,整個外島誰家能有這樣的好媳婦兒?”
“那就該讓祖宗都看看,王家有好后生,好后生也娶了好媳婦。”王祥高也力頂王憶。
對此持有反對意見的社員不說話了。
王憶領著秋渭水恭恭敬敬的給老爺爺、老奶奶焚香燒紙、磕頭禱告,后面又一輩輩的往上找,連找了三代,一一祭拜。
他對祖墳的態度擺的很正,因為他覺得老百姓有祖墳挺好的。
這么多墳墓聚集在一起是有意義的。
就像他們族人平日里住在一起一樣,逝去的親屬們墳墓相近,可以讓人不那么害怕死亡,因為后人會知道,以后自己可以和親人睡在一起。
有歸處,對虛無的死亡便會多三分坦然。
兩人祭拜了先人往下走,有人親熱的從后面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子。
王憶回頭一看,是王東峰。
他對王東峰點點頭問道:“王技術員,燒磚的工作進行的怎么樣?”
王東峰訕笑道:“我現在是副技術員,石德路是正式技術員,我和大陽給他打下手。”
然后他又振奮起精神換了話題:“王老師,聽說今晚看完《新聞聯播》有《春節大聯歡》節目?就跟65年那種一樣的節目,特別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