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星爺再次舉杯:“雞上桌了,來,咱再來一口。”
楊文蓉夾了片白斬雞蘸醬油,忍不住贊嘆出聲:“這雞看起來就是清水煮的,怎么這么好吃?”
王憶笑。
白斬雞的雞可不是白水煮,而且用來做蘸料的醬油也不是普通醬油,是他買來的蘸肉醬油。
眾人嘗過幾片白斬雞,又有紅燒墨魚上場。
這墨魚是個大墨魚,整個紅燒之后擺放在盤子上,盡顯漁家吃海鮮的豪邁與粗獷。
看到新菜上桌,壽星爺蠢蠢欲動。
王憶服了:“壽星爺,這上來個墨魚咱不用也來一杯吧?”
壽星爺樂呵呵的說:“上個墨魚不用來一杯,不過也得喝,是為了現在的好日子來喝。”
他自己抿了一口,抹了抹嘴巴滿意的看向桌子、看向電視機,說道:“今年這日子過的好,今年這個年夜飯豐盛啊,一輩子沒這么好過,就跟做夢一樣好。”
王憶沖他舉杯陪了一口,沖他笑道:“壽星爺你等著看,往后這個日子會越來越好!”
一杯酒喝完,他給滿桌子的人滿上,桌面上也被菜給沾滿了。
大菜小菜齊全。
蔥油海瓜子鮮美可人,貝殼雖小,滋味卻大。
白酌大蝦燒法簡單,然而大對蝦肉質緊致q彈,肉汁鮮味滿溢。
清蒸帶魚、蛤蜊燉蛋、紅燒加吉魚、油煎金鯧魚,還有一份必不可少的外島海鯰魚。
年年有魚,年年有余!
廚房里還有菜在忙活著,他們根本吃不完,但這些菜還是得做。
不為了什么講究,為了招呼待會要來看春節大聯歡的社員們。
七點半開始,斷斷續續就有人上門來,自己帶一張凳子,找地方塞進去點一支煙拿一杯酒加一雙筷子,桌子很快便擁擠起來。
這些自然就是來等著看春節大聯歡節目的。
大家伙是扶老攜幼,一來就是一大家子。
人多了湊在一起很熱鬧,晚輩問候長輩、長輩招呼晚輩。
這時候有些很好玩的事,比如漏勺這種年紀不大可輩分大的就得意了,王憶看到了七八十歲的老人喊他叫二叔給他拜年……
學生們、孩子們也來了。
他們到來后看著王憶和秋渭水嘻嘻笑,賊眉鼠眼的樣子弄的王憶很警惕。
這幫兔崽子是不是想耍什么花招?
但他等來等去沒等到學生們亂來,倒是不知不覺的等到了八點鐘。
八點鐘,中央電視臺出現綠底紅花,有紅色大字露出來:
恭賀新春
伴隨著這個畫面還有悠揚的音樂響起,嘈雜的客廳里頭一下子安靜了,大家伙紛紛盯著電視看。
有人忍不住問道:“這曲子叫啥?真好聽啊。”
秋渭水說道:“這是管弦樂,屬于春節序曲的第一樂章大秧歌中的一段,非常悠揚是不是?其實它還有個前奏,非常熱烈。”
“這是今年剛出來的音樂嗎?就是好聽,就是特別悠揚,聽著感覺渾身舒坦。”劉紅梅贊不絕口。
秋渭水笑道:“不是,《春節序曲》是五幾年出來的,55年吧?它是李煥之老師的杰作,創作理念得往前數,數到四十年代。”
她想了一下說道:“應該是43年的時候,陜北革命根據地的文藝工作者在領袖同志《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鼓舞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新秧歌運動,并成為同年春節黨政軍民聯歡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
“然后又過了十來年,咱們新中國建立了,李老師有感于當年在陜北過春節時的生活體驗與感受,就作出了《春節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