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搬下木箱子打開,里面是個普通粗糙的紙殼箱。
處理之后,已經有了年代感。
紙殼箱再打開,里面是十六瓶整齊排列的名酒。
邱大年拿出一瓶看了看,贊嘆道:“這么新啊?我看著不像83年的,像是83天前的。”
王憶說道:“保存的好,這酒是從一個老干部家里收來的……”
“給我看看行嗎?”中年人急忙問。
王憶點點頭,邱大年把酒瓶遞給他。
這一瓶是汾酒,貼的是八十年代普通標識貼紙,中間兩個大字是‘汾酒’,下面是‘杏花村汾酒廠出品’的小字。
然后不普通的是它跟當時的汾酒透明玻璃瓶不一樣,用了陶瓷瓶,瓶身上環繞燒鑄了一圈龍形標志。
中年人拿著酒瓶緩緩轉動,看的很仔細。
邱大年看著箱子上的字問道:“這上面說的是共賀新春佳節,那83年是龍年嗎?”
王憶說道:“不是,是豬年。”
邱大年頓時疑惑了:“豬年怎么酒瓶子上是一條龍啊?”
王憶說道:“因為每一家酒廠都出了兩瓶酒,這是兩條龍,而咱們傳統文化里有一個成語叫‘二龍戲珠’,二龍戲豬!”
邱大年聽后哈哈大笑:“83年就玩上諧音梗了?”
王憶看向中年人問道:“先生是白酒行業的從業者還是收藏家?”
中年人說道:“老板猜的真準,我是前一類,一個白酒經銷商。”
“這套酒我曾經聽人介紹過,也看到過酒瓶,但從沒遇到過一套沒開封的酒,而且還是保存這么好的酒。”
他拍了拍酒瓶小心翼翼的放回去,把其他酒瓶挨個拿出來看了看。
八家酒廠的酒瓶樣式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上面商標貼紙和龍形圖案。
中年人看不準真假,他不是行家,只是聽說過這套酒。
不過他心里應該猜測這酒是假的,嘀咕說:“太新了,這保存的也太新了。”
邱大年問道:“這不該是保存的越新越值錢嗎?”
中年人下意識的說:“那也得是真——真新,哈哈,老板這款酒確實很新,那老板你發財了。”
“這套酒挺貴的?”邱大年再次問道。
中年人說道:“挺貴的?不是一般貴,說一句無價之寶都不為過!”
“我可沒夸張,這是1983年的新春酒呀,里面用的都是各酒廠的陳年佳釀。”
“別說是八大酒廠成套出品了,即使是茅臺、五糧液、汾酒這些大牌酒的八十年代初普通瓶裝酒,那也得是價值以十萬計!”
王憶來興趣了。
他當時就知道這套酒很值錢,但不知道具體值多少錢。
不過正如中年人所說,八十年代的茅臺、五糧液隨便拿出一瓶酒都值錢,何況是這種聯合出品的特殊產品。
這種酒當時就很貴——甚至不是錢能衡量的,王憶找葉長安打聽過,這酒是八大酒廠為十二大后第一個新年送上的賀禮,全是給大領導大干部們準備的。
邱大年問道:“要是賣給你的話,你愿意出多少錢?”
中年人急忙擺手:“對不住,年總,我可買不起,我這身家配不上這樣一套酒。”
邱大年眼睛一亮:“真的假的?就這么貴嗎?”
中年人暗道這可不是貴不貴的問題而是假不假的問題,但我能說實話嗎?我是這么沒情商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