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渭水笑道:“唱什么?唱《請到海角天涯來》嗎?”
“唱《打靶歸來!》”
“對,《打靶歸來》,這個我們也會唱,咱們一起唱!”
秋渭水便唱了起來:“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
她起了個頭,其他人坐在船上跟著唱:“……胸前的紅花映彩霞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王憶開船,一路飛浪一路歌,趕在天黑之前回到島上。
社員們紛紛感慨:“有了機動船,這距離都縮短了,以往搖櫓四十分的路,這十來分鐘就回去了。”
此時還有其他島上的漁船靠上碼頭,都是來找親朋好友做客順便看電視的。
天氣開始回暖,溫度有所回升,過了元宵節差不多就可以在外頭放電影了。
王憶已經準備了好些港臺片子。
漁業大會戰的時候他看到了,現在內地大城市已經引入港臺電影了,當然都是盜版。
并沒有人去查這些電影片源的來路。
碼頭上還放置了一些紙殼箱和木頭箱子,有幾個老漢拿著馬扎坐在旁邊,有孩子湊上去,他們便揮手驅趕。
王憶好奇看了看。
不用他問,王真堯老漢便說道:“王老師,是太陽能,又有太陽能送來了!”
一聽這話,王憶就知道是海水淡化設備送過來的。
這效率夠高。
他今天不在,于是去問王向紅。
王向紅說是來送設備的隊伍領頭人叫余勁松,今天先把機器給送到,后面找個合適的日子,再安排工程師和安裝工人來選擇地址、組裝機器。
他說道:“可能會選在四組,余勁松同志今天送機器的時候在島上轉了一圈,他看中了四組那地方,說四組應該更適合組裝這套設備。”
頓了以下,他指向屋頂:“他對咱們的太陽能很感興趣,說咱們這太陽能板很先進。”
王憶說道:“都是剛突破技術的實驗用品,能不先進嗎?”
王向紅說道:“他挺感興趣,想要研究一下,讓我給擋住了,我說是部隊給咱們安裝的,不讓從屋頂上卸下來。”
現在島上部署的太陽能板比較少。
本來都是安置在學校屋頂,如今學校拆除,太陽能板被拆掉了,便收拾起一部分,只留小部分留在聽濤居屋頂,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現在島上用電暫時靠柴油發電機,畢竟中建的專業施工隊在這里,有些高科技的產品還是收斂一些比較好。
工人們來島嶼一個多月了也沒有發現太陽能電池板的非同尋常,余勁松來了一天就發現了。
這就是專業的差距。
王憶不太擔心余勁松發現這太陽能電池板的來路問題,因為擺放在外面的太少了,不足以引人懷疑。
王向紅的阻攔也起了作用。
他是老黨員、老干部,也是模范退伍軍人,在島上、在福海地區有足夠的威嚴,他說有東西需要保密、不讓別人靠近,那頂多讓人感覺他是大驚小怪,足夠成功攔住人。
后面他又詢問今天甩梭魚的收獲。
王憶興致勃勃的介紹了甩到的一米半之長的大梭魚,王向紅卻不感興趣。
他的說法跟社員們差不多,這么大的梭魚只適合燉魚湯,并不適合做什么菜了。
正好。
王憶準備燉魚湯。
只有開凌時的梭魚適合清燉,因為清燉對魚的鮮味要求很高,更不能有雜味。
這條大魚被他找人給處理了,切成魚段簡單油煎過后用來加佐料加料酒燉湯了。